第276章 少年包青天16(2 / 4)
拼了”说着就要上前,展俊也站了起来。
幸亏众人见势不妙,跑了过来,拉人的拉人,劝架的劝架。
“不要胡闹——”只见天鸿书院的院士,带着一个看穿着打扮像是朝廷官员的人走了进来。
“你们知道不知道在学堂打架闹事,会被赶出学堂的?”
众学子忙收拾好现场,走向自己的座位坐下。
片刻后,院士才介绍道,“这位是朝廷龙图阁,阳企山阳大学士——”
学子起身行礼“阳大学士”
“好,坐——”阳大学士让学子坐下,。
院士继续说道,“科举之期将近,你们再过一个月就要进京赶考了,所以我特意请阳大学士来为你们主持清议,议论朝政。
阳大学士位列三品,见深识广,特别是对当朝的主流意见更是了如指掌。
能够得到他的指点,对你们进京赶考答考题时,更加容易掌握立论的论点,取悦于考官。
也就是说对你们是大有裨益的,你们明白吗?”众学子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清议三日后举行,你们要好好地用功,而今天的考试,包括了礼、乐、射、驭、书、数,你们要好好地考啊~”
接下来就是各个学科的考试了,很明显包拯的骑射并不好,公孙策的骑射一般,展俊就厉害了,虽不是每科第一,但都在前三,所以他的综合评分最高。
“其实进京赶考之前,来一场考试也挺好的,最起码知道自己是什么料子,可以把上京的费用省下来咯!”展俊说完就离开了。
公孙策看着包拯的评分不满道,“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有的人的科目明明是劣,但总评却是优?会不会是院士偏心呢?”
包拯还没说话,他的小迷弟就说了,“那……那是因为包拯聪明,能优的科目非常非常的优,所以总和起来就是优啦!”
包拯也知道这祥并不好,拼命摆手示意别说了,但他根本不听。
“聪明?”公孙策嘲笑。
“有本事,你也像包拯那样,破了高丽使节的奇案,就这么一点点就能证明包拯比你聪明一百倍!”
在此期间,包拯只能在一旁尴尬地站着,根本插不进去。
“好,你既然说他聪明,那你就问他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
公孙策本就不服包拯,见他处处受追捧,更是咽不下这口气,当即提出要跟包拯比试一番。
包拯闻言,转过头问道,“挑战?”
“对,如果你输了,就麻烦你以后不要整天地把高丽使节的案子,挂在嘴上到处招摇。”
“我没有招摇呀”包拯感觉自己很冤。
“一句话,肯还是不肯?”公孙策可不管他冤不冤,反正全书院的人都知道了,不是他又怎样,结果都一样。
“包拯,我支持你!”
“对,我们支持你……”
看来包拯的迷弟还不少,这也把包拯架了起来,只能答应。就连书院的老师和院士也都知道了此事,也过来观看两人的比试。
公孙策把五枚做了记号的铜钱,按金木水火土的方位藏在了书院各处,要求包拯在一炷香内,仅通过观察他身上的痕迹找到这五枚铜钱。
包拯围着公孙策转了一圈,仔细观察了他的全身上下,又凑近闻了闻味道,随后便胸有成竹地开始寻找。
他闻到公孙策衣袖上的松香味——松香常用于擦拭琴弦,于是很快在书院的古琴琴弦上找到了第一枚铜钱。
包拯破案的全程都有很多人跟着,刚找到第一枚就被学子们大声传遍了整个学院,自然老师和院士,甚至阳大学士都听到了。
接着,他根据公孙策鞋底沾着的炉灰,便猜到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