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少年包青天11(3 / 4)
子一样‘刚直’,一杯酒下肚,就迷糊了?”
他抬手示意众人满上,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过来人的意味,“你可知,在朝中做事,断案靠的是脑子,做人却少不了这杯中之物。”
包拯放下酒杯,面露疑惑:“王爷的意思是?”
“这酒,可不是单单用来享受的。”八贤王呷了一口酒,慢悠悠道,“底下的小官想巴结你,会摆酒请你;
上头的大人想拉拢你,也会设宴请你;同僚有事求你,要在酒桌上开口;就算你要推托人家的事,也得先端起这杯酒,说几句场面话——这就叫‘应酬’。
你性子直,断案如神,可这人情世故,也得慢慢学。”
一旁的月瑶闻言,轻轻颔首,拿起酒壶给李莲花添了半杯酒,低声笑道:“王爷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别说朝中,便是寻常商人之间往来,也离不得这‘应酬’二字。有时候一杯酒下肚,僵持的事或许就有了转圜的余地,比正儿八经坐下来辩上半日管用。”
李莲花侧头看她,指尖轻轻弹了下她额头,眼底带着笑意:“月月倒是通透,只是依我看,这酒喝得舒心才好,若是为了应酬硬灌,反倒失了趣味。”
他说着,夹了一块蜜饯递到月瑶碗里,“就像这碟蜜渍金橘,甜而不腻,配着淡酒正好,若是为了‘应酬’往嘴里塞,怕是连甜味都尝不出来了。”
月瑶接过蜜饯,含在口中,清甜的滋味漫开,她睨了李莲花一眼:“你啊,总是这般随性。不过你说得也对,应酬归应酬,心里的分寸总得守住,不然喝再多酒,也落不得好。”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虽未多言,却自有一股默契流转,连桌上的暖光,都似柔和了几分。
八贤王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都说咱们宋人能喝酒,可是跟辽人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
“噢——是用碗的?”楚楚问道。
“碗?他们是一坛子一坛子喝,我曾出使辽国,他们每个男的都非常彪悍,也可能是他们经常出没野岭山林与野兽为伍,所以他们生性敏感。
咱们宋人一般在溪边喝水怎么喝呀?是弯腰对着水喝。他们可不是这样,他们是蹲下,舀水后是背对着喝——”
“为什么呢?”众人疑惑。
月瑶虽和李莲花游历过很多地方,自认见识多广,也不知道,应该说没注意喝水还有这样的区别。
八贤王解释道,“这太简单了,这样猛兽来袭的时候,他们可以观察得一清二楚!”
“噢~”众人恍然大悟。
“如此想到我们的军力和他们相差甚远。如果因为这回高丽太子的事,双方开战的话,我担心啊……
包拯,所以这回不光是本王,大宋的百姓也都托付给了你!”
包拯眉头微蹙,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八贤王继续道:“辽人素来觊觎我大宋的富庶,这些年虽算平静,却从未真正安分。
高丽本就对大宋心存芥蒂,若此事迟迟无法了结,两国一旦开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了几分:“辽人‘渔翁得利’,到时候必定趁机大举入侵,边境狼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那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
这话一出,厅内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月瑶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看向李莲花,见他脸上的笑意也淡了些,显然听出了八贤王的弦外之音。
李莲花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他们都明白,王爷这番话,是在说辽国,也是在暗示包拯:
高丽皇子的案子,查到崔光浩与郡主这里,便该适可而止了。再查下去,若牵扯出更多隐情,耽误了两国和谈,后果不堪设想。
包拯端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