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7章 不是云海市吗?(5 / 6)

加入书签

急召开闭门会议。美方代表主张立即启动“净音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屏蔽一切疑似神经共振信号;中方代表则提出建立“青云观察员机制”,派遣独立调查组跟进事件发展。

    争论持续六小时无果。

    深夜,一封匿名邮件悄然送达二十个国家领导人邮箱,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

    >“请在午夜独自聆听。若你心中仍有柔软之处,便不会按下封锁键。”

    音频播放后,无人发言。会议室陷入长久寂静。

    三天后,中国宣布撤回所有边境缉捕令,并向国际社会公开一批尘封三十年的绝密档案??《归墟计划伦理审查报告》原件。其中一页赫然写着:

    >“实验对象林婉清多次请求终止项目,理由为:‘我不想我的孩子出生在一个没有眼泪的世界。’

    >建议采纳其意见。否决。理由:进化优先于个体情感。”

    舆论哗然。

    与此同时,张晓阳的车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沙暴突袭,能见度降至五米。他们在废弃气象站暂避,靠罐头和融雪水度日。第四天夜里,林念突然惊醒,指着窗外低语:“有人在唱歌。”

    张晓阳冲出帐篷。风沙渐歇,月光洒落大地。远处沙丘之上,十几个身影伫立不动,口中哼唱着那段旋律??断续、生涩,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真实情感。

    是当地的游牧民。他们不知从何处听到了广播,自发组织起来,每晚在此聚集,练习这首“救赎之歌”。

    一位老妇人走上前来,用维吾尔语说:“我们不懂科学,但我们知道,这声音让我们想起了死去的孩子。”

    张晓阳泪流满面,深深鞠躬。

    那一刻,他明白:火种已然燎原。

    一个月后,车队抵达帕米尔高原。在海拔四千八百米的冰川裂缝中,他们找到了“昆仑九号”的入口。锈蚀的金属门上,依稀可见当年清源行动留下的弹痕。

    深入地下三百米,主控室依旧运转。屏幕上跳动着数百个红点??那是仍在休眠状态的B系列后期个体,总数超过八百。

    林念接入系统,轻声说:“我们可以唤醒他们。”

    张晓阳站在控制台前,手指悬停在启动键上方。他知道,一旦按下,不仅会释放这批沉睡者,也会彻底暴露位置。追兵将至,血战难免。

    但他想起那个哭不出的女孩,想起南太平洋凌晨三点的歌声,想起母亲最后一次通讯中的呐喊。

    他按下按钮。

    刹那间,整座基地亮起蓝光。培养舱逐一开启,蒸汽弥漫。一个个瘦弱的身体缓缓坐起,睁眼,茫然四顾,而后,有人开始抽泣,有人抱住头嘶吼,有人跪地痛哭。

    他们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