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正文_第307章 企业家的格局!(2 / 3)

加入书签

摆了摆手:“我当初在南方沿海城市开设第一家店时,政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随着连锁店越来越多,各地政府对我的帮助也越来越多。”

    “谢放老爷子说得好,政府的帮助需要我们这些企业家更好地去理解,去推介。”

    “当初政府帮助我们,现在我们尽最大力量去反馈政府,是互相的。”

    “开宇啊,全光县于你而言是全光县,但于我而言是全国。”

    “我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次投资,而你是从全光县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次投资。”

    听到这番话,左开宇豁然开朗起来。

    原来与申无量产生认知差距的原因在这里。

    他的格局是全国,而自己的格局局限在全光县啊。

    左开宇只得笑了笑:“申总,我干的是县局的局长,也只能看到全光县,与你还真有些认知差距啊。”

    申无量却说:“开宇,你才多少岁,不到三十吧。”

    “你将来的路很长,你的确是一个县局的局长,可县局的局长如果只从县局的视角去看待问题,那只能干好县局的事情。”

    “如果你从市局,省厅,甚至全国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你往往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收获。”

    “这些收获虽然不一定能及时的帮助到你,但绝对能帮助做出更准确,更精准的判断。”

    左开宇点点头:“受教了。”

    申无量一笑:“我也是过来人,当初遇到瓶颈时,死活突破不了,开一家连锁店不出三个月准倒闭。”

    “后来遇到谢放谢董,他让我出去走走,既然是做连锁店,为什么要局限在某一个区域,全国这么大呢。”

    “我这一走出去,一发不可收拾啊,才有今天的成就。”

    左开宇听完,沉默下去。

    考察进行了三天,申无量很认真,将全光县大部分乡镇都看了一遍。

    到了县委招待所,杨波早就准备好一切,与申无量握手后,申无量开门见山:“杨书记,咱们其他什么都不谈,只谈一件事,你认为我这个试验区落地你们全光县对你们全光县的发展有帮助吗?”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我们今天就签订合同,这件事就确定下来。”

    “如果你还没有思考好这个问题,那咱们也不急,我有时间给到杨书记你思考。”

    这话让杨波很是错愕。

    这算问题吗?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