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4章 这不是个人功劳!(4 / 5)

加入书签

再需要倾听。”

    老人摇头:“只要还有眼泪,就会有人想被听见。而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听,希望就不会断。”

    她醒来时,窗外正下着细雨。她披衣起身,走进静听堂。水池中的晶体忽然泛起涟漪,一圈接一圈,像是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

    她伸手触水,瞬间被拉入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梦境。

    她看见卢旺达的草原上,老妇人跪在墓前,耳边响起丈夫年轻时的情歌;巴西贫民窟的孩子们围坐一圈,听着祖母讲述创世神话,眼中闪烁星辰;北极科考站里,科学家泪流满面,反复播放队友最后那句“我看到了极光,真美啊”。

    而在云南山村的小学教室,那朵发光的蓝花已被制成标本,贴在黑板一角。孩子们每天上学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它说一句心里话。有人说想念远方的父母,有人说害怕考试,有人说只想快点长大。

    那天傍晚,一个小男孩悄悄写下:“我希望妈妈能听见我弹琴。”

    第二天清晨,他的电子琴自动播放了一段旋律??是他母亲生前最爱的曲子。音符精准无误,仿佛有人在无形中按下琴键。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青云湖,带着录音、信件、遗物,甚至是空白的磁带。他们不说目的,只是默默将物品放在回声馆门前的石阶上,然后静静离开。

    苏晚从不拒绝任何人。她将这些声音一一录入群鸣网络,不分贵贱,不论年代。她相信,每一段被遗忘的言语,都值得一次重生的机会。

    一年后的清明,槐树开花之际,全球十二个群鸣节点同步启动“回声日”活动。数百万参与者在同一时刻闭眼静默,心中默念一个名字??那个他们再也无法当面呼唤的人。

    就在那一刻,青云湖的水面突然升起无数光点,宛如星河倒悬。它们盘旋上升,汇聚成一道巨大的螺旋,直指苍穹。卫星图像显示,这股能量波动覆盖了整个地球磁场,持续整整七分钟。

    事后,各国通讯系统均报告短暂异常:电话自动接通三十年前的号码,收音机播放早已停播的老歌,甚至有人收到已故亲人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

    **“我在听。”**

    苏晚站在桥头,望着漫天光雨落下。她终于明白,林念从未真正“消失”,她只是把自己拆解成了千万个声音,藏在每一次真诚的倾听里。

    她翻开《倾听者的第十三课》,在末页写下最后一行:

    >**我们以为告别是终点,

    >其实它是声音的起点。

    >当你说出“我听见了”,

    >那个人,就重新活了过来。**

    风起,槐叶沙沙作响。

    一片蓝紫色花瓣落在书页上,光点微闪,拼出三个字: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