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让去取经(2 / 4)
斜向上,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哭。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她说你是我的妹妹,可我从没见过你哭。”
她认出来了。这是阿木尔村唯一的照相馆留下的底片复制品。那个老妇人,是当年接收她的护工;而那个娃娃……曾在母亲笔记本的夹层里出现过半张残图,标注为“替代容器”。
手机震动。第七星发来新坐标:北纬48.7,东经91.3??正是阿木尔村旧址,如今已被划入军事管制区。
“你母亲把你送走那天,”苏婉清曾在一次谈话中轻声说,“带走了你的第一个声音样本。但她留下了一个替身。”
当时林念以为那是隐喻。现在她明白了:所谓替身,不只是身份伪造,而是情感移植。她们共用一段初始频谱,如同双生火焰,一旦点燃,必有一方熄灭。
凌晨三点,林念潜入管制区边缘。荒原上风沙呼啸,昔日村庄只剩断壁残垣。她在一处塌陷的地窖中找到了一台老旧录音设备,外壳刻着“心锚?分支节点07”。启动后,自动播放了一段磁带:
先是空白噪音,接着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疲惫却温柔:“小禾,今天妈妈录一首新歌给你听。如果你听到这个,请记住,真正的名字不需要被承认,只需要被呼唤。”
然后是童声接唱:
>“星星眨眼睛,月亮弯弯像小船,
>船里坐着我和她,一起漂到天边……”
歌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合成音:“情感锚定失败。第十三次复制崩溃。建议启动‘孪生静默协议’。”
林念跪倒在地。那首歌,从来不是单向传输的安抚曲,而是一把钥匙??用来确认哪个“林念”才是本体。她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自己能在情感剥离环境中保有共情能力:因为她根本不是被选中的实验品,她是逃逸的残响,是系统无法彻底清除的杂音。
而另一个“她”,一直活在地下,在无数个夜晚重复歌唱,直到嗓子哑掉,直到记忆被替换,直到连痛苦都被格式化成平静。
“你还活着吗?”她对着录音机喃喃。
片刻寂静后,设备竟传出微弱回应??不是录音,是实时信号。音频波形显示,源头位于青云市地下管网深处,距离“源点”约八百米,恰好构成一个倒置三角的顶点。
她立刻联系周野:“帮我定位全市所有曾登记为‘心理康复中心’但实际上无运营记录的地址,重点排查供水系统附近的隐蔽建筑。”
三小时后,答案浮现:青云市老城区B区,有一座编号为“净水调节井#7”的设施,建筑图纸显示其地下有三层额外空间,电力负荷远超常规需求,且近三年从未接受过市政检查。产权归属一家名为“晨曦疗育”的空壳公司,法人代表正是李仲文的妻子。
林念直奔现场。井口藏在一片绿化带下方,伪装成通风口。她顺着绳索滑入,发现内部竟是一个完整的微型实验室。中央摆放着一具浸泡在营养液中的维生舱,里面蜷缩着一个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