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1章 省厅与市政府(2 / 5)
,苏婉清的眼角缓缓滑下一滴泪。
泪水滴落在枕头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与此同时,病房外的主控系统自动触发警报??患者脑干反射恢复,海马体激活度达78%,语言中枢出现微弱电信号。
“她要醒了。”值班医生冲进来,声音发抖。
三天后,苏婉清睁开了眼睛。
她第一句话是对林念说的:“你妈妈……最后的日子,很安静。”
林念心头一紧:“她……说了什么?”
“她说,‘别让孩子们学会假装快乐。’”苏婉清声音沙哑,像锈住多年的门轴,“我们错了,林念。我们以为可以剔除痛苦,就能造就一个更高效的社会。可结果呢?我们只是教会了所有人戴面具。”
她缓缓坐起,目光望向窗外:“‘心锚计划’的本质,从来不是治疗,是驯化。它通过低频共振抑制边缘系统的活跃度,让人对不公麻木,对压迫顺从。你们听到的那个警告信号??‘别相信他们说的治愈’??就是我参与设计的‘静默协议’应急通道。一旦发现系统被滥用,就由特定个体启动反向广播。”
“你是说……母亲也参与了?”林念声音微颤。
“她是核心设计师之一。”苏婉清点头,“但她后来发现了真相??这个项目早已脱离科研范畴,成为权力维稳工具。她试图销毁资料,却被列入清除名单。那场车祸……不是意外。”
林念怔住。多年来,她一直以为母亲死于一场普通交通事故。原来,那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灭口。
“那你呢?”她问,“你怎么活下来的?”
“因为我装疯。”苏婉清苦笑,“我主动接受情绪剥离实验,让自己陷入深度抑制状态。只要我不再‘听见’,他们就不会杀我。我在黑暗里躺了八年,靠回忆支撑??回忆每一个曾因‘心锚’而失语的人的脸。”
她顿了顿,眼神突然锐利起来:“但现在,有人重启了部分协议。不只是甘北那个气象站,全国至少还有七个隐藏节点仍在运行。它们不在政府备案中,也不属于任何正规机构。它们……是影子网络。”
林念立即联系周野。两小时后,技术团队锁定一处异常信号源:位于西南山区的一所“青少年成长训练营”,名义上是矫治网瘾和叛逆行为的民办机构,实则长期接收有“情绪不稳定记录”的未成年人,并实施未经批准的心理干预。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营地负责人竟是当年“心锚计划”伦理审查委员会成员之一??陈志明。此人早在五年前就宣布退休,销声匿迹。
林念决定亲自前往调查。
临行前,张晓阳把她叫住。他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是他在整理旧物时发现的,属于林念母亲。
“这里有一页写着奇怪的密码。”他说,“我试着破译了一下,发现它指向一个IP地址,但格式古老,像是某种离线数据库入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