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要着饭了(3 / 5)
"发!赶紧去,一会儿各家都开始包饺子了。"
"没事儿,大不了煮着吃呗。"
支书扛着一大袋子粮食走了那么远的路,也累了,接过儿子给自己倒的水,瞪了双喜一眼,没有像平常那样骂他。
过年了么,打骂孩子不好。
京城,吴大伟父母去了东城区过年,今年儿子不在家,干脆去老母亲那边和大哥一家过年吧。
罗家栋父母如今则是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两口子把路平安带给他们的好东西给孙子辈儿几个孩子带了些,盯着他们吃了,然后就坐到一边静等开饭,准备吃了年夜饭就回罗家栋房子那边住。
他们家情况特殊,总是少不了吵吵闹闹。这不,年夜饭还没做好,饺子都还没包完,罗家栋大嫂又开始出幺蛾子了。
"爹,妈,呵呵,我们有事儿和你们商量一下。"
这女人是个没头脑的,想一出是一出,她一撅屁股,老两口就知道她没憋好屁。
罗家栋父亲难得的霸气了一回:"老大家里的,按道理来说我这个当公公的,和儿媳妇说话得注意分寸。
但是你要是不开眼,非得在过年的节骨眼上给我老罗找难堪。
呵呵,我这个当公公的也就不怕人笑话了。
反正我丢人现眼的,名声臭大街,如今整个京棉厂谁还不知道我老罗?
老大家的,你可别逼我在最喜庆的时候扇你啊!"
罗家栋父亲这个老好人难得的发了火,别说,还挺吓人,几个小辈噤若寒蝉,连个屁都没敢再放。
谢名章他们下午依然在劳动,只不过所有人都是有气无力的磨洋工,领导们是鼓励也不好使,喝骂也不顶事儿,于是草草收场下工了。
下工的同时,他们被严令必须参加晚上的忆苦思甜思想报告会,谁都不能借口不来,否则严惩不贷。
谢名章他们排队进了食堂,一人打了一碗忆苦饭,坐在桌子后面,闻着那股说酸不酸,说臭不臭,仿佛泔水般的味道,一个个跟死了爹妈一般。
台上,领导慷慨激昂,大声的讲述着光荣历史,回忆当年的同时还不忘顺便拿自己举例,说自己小时候过的多么多么惨,回忆起来被饿死的亲人,那叫一个热泪盈眶。
接着是背后里使坏的小人上台,原本以为只是一个人,哪知连着上去七八个,其中还有和谢名章一个宿舍的。
他大声且高调的剖析内心思想,说自己之所以提议让大家吃忆苦思甜饭,正是在积极向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