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彩云之南(2 / 7)

加入书签

的秀才们还知道有云南大理的存在,知道太祖义子黔宁王沐英平定云南,其子孙世镇云南那般天大的恩典。只不过书卷上记载的云南,全乃是山高林密,瘴气丛生,野兽出没,夷民横行的蛮荒之地,对于二桂所描述的云南,他们根本不屑一顾,甚至和村民们一样怀疑是他在捏造。

    被人当作骗子的滋味自然是不好受,令李二桂欣慰的是总还有少数见多识广的人相信他,文定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汉口之时,文定便从商友的嘴里听到过那个美丽的地方,婉约动人的山水,朴实纯真的异族女子,还有那些独特的异族风俗,让文定听的是津津有味。然而那些商友们也仅是转述自己的听闻,无一人是亲眼所见,这里面的真实性当然会留有几分折扣。

    可即便是如此文定对那传说中的彩云之南,也是极为心弛神往,是以趁着年间的闲暇时光,也跑去二桂家听他那些亲身经历。这李二桂说来还是李勇家堂亲,与文定算起来也是沾亲带故,两人原本就认识,聊起来也十分投缘。

    聊起大理的风土民情,有的是二桂亲身经历过的,有的则是听当地人介绍的,让人时而忍俊不住,时而又唏嘘感叹;聊到云南的茶马互市,更是勾起了文定的兴趣,让他不自禁得倍加仔细。

    茶马古道,一头是青藏高原的草原牧民,一头是我中土的万千汉民,为他们送去成堆的盐、糖、茶叶、带回草原上的优质骏马,还有那一群群的牛羊、一车车的毛皮。

    草原上牧民们的食物大多是油腻的肉食与羊奶马奶,长年累月的下来每人的肠道方面大多不好,茶叶有通得、疏滞腻、散寒、解牛羊毒等功效,是以也就成了他们健胃消食的不二良方,草原牧民对此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朝廷上正是看到这点才大力加强对茶马互市的管理力度,不但用茶叶换回了大批优良的军马,更使得青藏高原那帮剽悍的牧民臣服于大明朝的威慑之下,这条商道背后所暗藏着的系列效应,实在是功德无量。

    茶马古道主要的线路分做两条,一条从巴蜀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达西藏拉萨,甚至再送到天竺佛国,商道全长达七八千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达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转而再向外扩散。

    跋涉于茶马古道的商民中有藏族、白族、彝族、纳西族,可最多的依旧还是我汉民。丰硕的回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汉民前赴后继从神州各地汇集于此,许多汉族百姓甚至拖家带口将家安置在茶马道沿途。

    聊着聊着,文定对二桂口中的云南也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奇异的希冀,想要亲身去那里瞧瞧传说中的马帮,说不定这正是自己翘首以盼的机遇。

    这念头不但未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消弱,反而是越来越强烈,让文定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满脑子想的全是那彩云之南,秀丽的山水,朴质单纯的居民,还有那条通往塞外的商道让他更是遐想连连。

    不仅是在午夜梦回,白日里更是如此,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常常无端端便会呆楞上半晌工夫,旁人到还不觉得有异,惟有最清楚他的母亲觉察到不寻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