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横行无忌犯众怒,失天子穷途末路(二)(2 / 3)
/p>
火光照映下,金色的光芒,让西凉兵顿时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墙角还有一堆,你要不要?”
“要!有多少,要多少!”
……
长安。
新置办的司徒府,简陋得可笑。
王允跪坐在席上。
面前摊着的,是他从兰台花重金买回的《孝灵皇帝纪》。
“明公,何苦如此?”
士孙瑞深夜来访,看着铺满满室的书简,连连叹息。
“大汉数百年典藏,十不存一……”
王允也不抬头,淡淡道:“老夫替董太尉续一续文脉,不该么?”
“可外面,都在传……”
士孙瑞压低声音,试探道:“说司徒大人曲意逢迎,已投靠国贼。”
毛笔,在竹简上顿了顿,留下一个墨点。
“让他们说去!”
烛火摇曳,映得王允那张老脸,晦暗不明。
有些路,注定要独自走完。
……
次日朝会。
“听说,有人不满迁都,还四下串联?”
董卓独立丹墀之上,手按大汉龙雀刀。
今日,他有心再立一立威。
立威,杀人最有效。
董卓发话,满殿寂静,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
杨彪之事,历历在目。
满朝文武,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
此时,皆噤若寒蝉。
“启禀太尉!”
忽然,王允出列,手捧一摞简书。
“老朽恰好整理兰台旧典,发现当年高祖入关中时,亦曾迁都避祸。”
“哦?”
董卓眯起眼,若有所思。
“当年楚王项羽焚咸阳,高祖定都栎阳,方有日后大汉四百年基业。”
王允展开竹简,侃侃而谈:“如今,太尉迁都之举,正暗合天道……”
胡言!
一派胡言!
王允听到了无数细细戳戳的议论声。
还有,他自己的心跳声。
如擂鼓。
但他口中的话,却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许久之后。
“哈哈哈……”
董卓仰天大笑,松开了按刀的手,指着王允赞道:“好!还是子师知我!”
“太尉,谬赞矣!”
王允手捧简书,躬身答谢。
退朝时,满朝文武的目光像针一样,刺在王允背上。
“为虎作伥!”
太常种拂,忍无可忍,破口大骂。
王允,置若罔闻!
……
是夜,传出消息。
董卓,欲杀太常种拂立威。
种拂,私藏孝灵皇帝祭器,其心可诛!
这是董卓着人,给种拂罗织的罪名。
污蔑!
这绝对是污蔑。
人人都知道,太常寺掌宗庙,负责一应祭祀庆典。
别说是孝灵皇帝的祭器了,就算是藏有历朝历代皇帝的祭器,也不稀奇。
消息一经传出。
所有人,都在等王允反应。
种拂,是王允多年的挚友。
若有他出面求情,董卓怎么都会给他一个面子!
太常掌宗庙,若真有失,确该严惩!
可这,便是王允给出的态度!
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