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章(2 / 3)
也赢得了不少支持声。
至于为什么非得要请大焱使团离开大夏,在他们看来这显然是在下逐客令,以防万一了。
毕竟这是大焱王朝的使团,即便他们真与刺杀大夏太子的阴谋无关,但如果在这大夏动荡的关键时期,仍然任由这支使团留在安封城内,难说大焱王朝会不会借机落井下石,分裂大夏社稷。
值得一提的是。
忠于大夏天子的秦万,虽然和太子周聪在殿前有过一场不愉快的冲突,不过在查清太子周聪没有嫌疑后,他的忠心似乎就转移到了监国太子的身上,在如何处置大焱使团的表态上,跟随了太子殿下的意见。
但是向来中庸保守的大夏宰相王治象,在御书房里还对徐年三人相当克制,没有认定过他们就是凶手,但在讨论到大焱使团的离去问题上,却罕见地强硬了一次,坚持大焱使团难以洗脱嫌疑。
大焱使团里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接受严苛调查。
在真凶水落石出前。
决不能放这支使团离开安封城。
太子虽然已经监国,但王治象身为大夏文臣之首的能量也不容小觑,当他认定了一件事情就算是太子周聪也不好弄成一言堂强行决定,只好继续商议。
王治象和太子截然相反的态度,也在大夏朝堂上引起了一些变故。
王大人是不是不认同太子登基继承大统?
如今陛下宾天,太子周聪虽然不出意外是会要登基的,但如果……出了意外了呢?
如果王大人就是这意外的来源呢?
周聪虽然是太子,但是大夏也不只这一位皇子。
废太子,立新君。
虽然阻力极大难度极高,但如果自己扶持的皇子能够登临大宝,这收获同样也是巨大。
所以,也不是没有人动了有铤而走险的心思。
难道一直以来兢兢业业的大夏宰相,也怀揣着专权擅势左右国本的不臣之心?
不过这是大夏朝廷的事,对于徐年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是太子周聪与宰相王治象没能统一意见,对于他们这支使团要如何处置,就暂且搁置的下来。
大焱使团暂且被留在鸿胪寺里面。
限制了出入。
“……陛下如今,就在这枚戒指当中?”
王治象和徐年面对面坐着,他看着徐年手中的养魂戒,这位大夏文臣之首流露出悲痛之色,从徐年手中接过黢黑戒指的那只手,止不住地颤抖。
王治象是打着查案的理由进的鸿胪寺,说是要审一审大夏使团的人,看他们有没有隐瞒内情,不过来到鸿胪寺后,王治象也并没有审问过谁,直接找了九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