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玉衡证道畜牧(2 / 2)

加入书签

猪的驯化难度稍高,猪可没有雏鸟天生的印随行为,因此自始至终都得圈养。

用大块岩石围起高耸的猪圈,外部以木栅栏和绳索加固,将公猪和母猪分开圈养。

因为野生公猪的脾气特别暴躁,在被困住胡乱挣扎时很容易撞伤母猪和小猪。

只有在情交配时,这才利用渔网将公猪挪一下窝。

此时公猪在荷尔蒙的支配下,暂时也顾不上逃跑,先趴一趴再说。

母猪产仔过了哺乳期后,将幼崽挪圈,由人类接手饲养。

在这个过程中,畜牧业的第一项高科技出现——阉割。

在猪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的养殖过程中,阉割是一项核心技术。

经过阉割的公猪,脾气不再过于暴躁,而且更多的营养集中到长肉上面而不是繁育,这样能够增加出肉率。

除了个别种猪必须保留,而选择种猪的过程同样也是驯化的过程,从猪仔中选择对人类更友好獠牙更短体型更肥胖的个体。

这样经过数十代不断的选育,野猪将逐渐家猪化。

它们将彻底忘记丛林的骄傲,最后变成只长肉,懒得动弹,整天吃了就睡的好畜生——这么说来它们也没吃亏不是。

除了猪和鸡,少华部落最近还养了狗,也就是原来的那群草原狼。

严格的说,草原狼并非经由人类驯化成为了狗,而是它们死皮赖脸的自己变成大黄。

最开始,它们被赶出狼群。

草原狼群内部有激烈的竞争,它们都是这种竞争的失败者。

因为失去领地,它们没有捕猎场,只能游荡在人类部落的附近吃屎。

后来随着少华部落的食物来源增多,特别是掌握到捕鱼技巧后,产生出大量厨余垃圾。

这些草原狼就跟着硬蹭,它们甚至克服了天生对火焰的恐惧,溜到营火附近像个真正的族人那样等待分配食物。

偶尔有多的,就会赏它们一点,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

现在它们可以承担一些示警的工作,比如在丛林中的工作可以带上一条狗同行,如果有剑齿虎出没,大黄会提前示警,它的嗅觉和警觉性更高嘛。

不过它们距离家狗还有挺远的距离,有时候会无端咬人,有时候会伤害满地乱跑的红原鸡。

所以大多数时候,它们会被绳索拴起来,和野猪差不多的待遇。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