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公益家政学校启动把日结15o变成月薪过万的摇篮(2 / 5)

加入书签

有因身体残疾被辞退的农民工,平均年龄42岁,却都带着“想重新开始”

的冲劲。

当杨光宣布“学校正式启动”

时,台下响起了比上市敲钟时更热烈的掌声——那是对新生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白馀风把这张照片夹在枕头下,每天睡前都会看一眼。

有天夜里,他梦见自己也站在那群学员里,穿着蓝色培训服,跟着老师学拆油烟机,杨光站在旁边,笑着说“馀风,这次别再做错了”

他在梦里用力点头,醒来时枕头湿了一片。

他知道,这只是个梦,但他多希望这个梦能成真——等他刑满出去,也能走进这所学校,从最基础的技能学起,像那些学员一样,靠双手重新站起来。

o3课程设计:不止于“技能”

,更在于“尊严”

学校的课程表被设计得满满当当,却不是简单的“技能灌输”

,而是兼顾了生存与展:

-基础技能课:邀请光朵的金牌保洁员当老师,手把手教家电拆洗、收纳整理、母婴护理,甚至细化到“油烟机滤网的12个清洁步骤”

“婴儿抚触的正确手法”

,确保学员能掌握“拿得出手”

的硬技能。

-职业素养课:开设沟通礼仪、客户心理学、法律常识课程,教学员如何与客户高效沟通,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教他们“如何写一份体面的简历”

,帮他们重建职业自信。

-进阶课程:紧跟行业趋势,加入直播带货(教学员通过直播展示家政服务流程)、数据复盘(教学员用简单表格记录服务数据)、团队管理(为优秀学员提供晋升储备),让他们不止能“干活”

,还能“成长”

-特色模块:专门为刑满释放人员开设心理辅导课,邀请心理咨询师帮他们解开心结;为单亲妈妈提供育儿支持,设立“临时托儿所”

,让她们能安心上课,甚至联系公益组织帮孩子解决入学问题。

“我们教的不只是怎么擦玻璃、怎么带孩子,更是怎么靠自己的双手,活得有尊严。”

王映雪在第一堂职业素养课上,对学员们说,“月薪过万不是梦,是你们靠技能就能实现的目标。”

律师后来给白馀风带来了课程表,他逐行逐字地看,尤其是“刑满释放人员心理辅导课”

那一行,看了很久。

他想起自己刚入狱时,总觉得这辈子都完了,拒绝和家人见面,甚至想过放弃改造。

如果那时有人能跟他聊一聊,能告诉他“你还能重新开始”

,是不是就不会浑浑噩噩地过那么久?他突然很羡慕那些学员,羡慕他们能在犯错后,有这样一所学校接住他们,教他们技能,更教他们“怎么找回尊严”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如果以后能去上课,我想先听心理辅导课,跟老师说一句‘我想变好’。”

o4学习日常:藏在细节里的“重启力量”

清晨七点半,离上课还有半小时,学校的实操教室就已经亮了灯。

5o岁的老白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拆解到一半的旧油烟机,指尖沾着油污,却格外认真地对着教材核对零件位置——前一天他因为漏拆了一个密封圈,被老师指出问题,当晚就留在教室加班练习,直到能闭着眼说出每个零件的安装顺序。

“以前在里面(监狱)混日子,现在才知道,认真学东西的感觉这么踏实。”

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把拆下来的螺丝按顺序摆进小盒子,每个盒子上都贴着他手写的标签:“油烟机左侧螺丝x3”

“滤网固定栓x2”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