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杨光母校演讲 消防精神把火焰蓝变成上市红(1 / 3)
o1返校日:旧照与新章的碰撞
江城消防学院的大礼堂里,红色座椅被坐得满满当当,连过道上都站着穿作训服的学员。
舞台背景屏上,一张泛黄的旧照正缓缓展开——二十岁的杨光穿着火焰蓝制服,帽檐压得很低,肩上扛着水带,脸上还沾着灭火后的黑灰,眼神却亮得像燃着的灯;几秒钟后,画面切换,变成他在港交所补敲钟的场景,酒红色西装上别着迷你小钟锤徽章,身边站着笑眼弯弯的王映雪。
“把火焰蓝,变成上市红——退役学长回家报告会”
的横幅,在背景屏两侧垂落,红色的字体衬着学员们的作训服,像一场跨越青春与成年的对话。
礼堂后排,几个当年带过杨光的老教官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保温杯,目光落在舞台入口,等着那个“从火场跑到资本市场”
的学生。
杨光拄着碳纤维拐,站在后台走廊,指尖轻轻摩挲着口袋里的旧消防帽徽——那是他当年退役时,老班长亲手别在他制服上的,如今边缘已经磨得亮。
他深吸一口气,闻到礼堂里熟悉的消毒水混合着汗味的气息,突然想起第一次走进这所学院时的样子:背着大包行李,心里只装着“当消防员救更多人”
的念头,从没想过十几年后,会以“上市公司创始人”
的身份,站在这里讲自己的故事。
o2开场敬礼:疤痕里的精神传承
聚光灯骤然亮起,光束如银带般落在舞台入口,将杨光的身影拉得修长。
他左手撑着碳纤维拐,右手自然垂在身侧,一步一步稳稳走向舞台中央——每走一步,裤管下隐约露出的固定器都会轻轻贴合腰部,那道因救人留下的疤痕,仿佛在布料下无声诉说着过往。
走到舞台正中央,他停下脚步,先将拐杖轻轻靠在话筒架旁,金属杖底与木质舞台碰撞,出一声轻响,却瞬间让喧闹的礼堂安静下来。
紧接着,他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前,手臂绷得笔直,从身侧划一条利落的弧线,最终定格在眉梢——那是一个标准到无可挑剔的消防礼,手腕微扣,手肘不晃,连指尖与眉骨的距离都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他的脊背挺得笔直,哪怕腰间的固定器隐隐作痛,也没有丝毫弯曲,仿佛仍是当年那个穿着火焰蓝、站在消防车前待命的消防员。
额前的碎被灯光照亮,露出额角那道浅淡的疤痕(救火时被掉落的木板划伤),疤痕边缘已经淡化,却像一枚勋章,印在他的眉眼间。
他的眼神格外专注,目光扫过台下的学员、教官,最后落在礼堂后排悬挂的“忠诚可靠,服务人民”
的消防标语上,瞳孔里仿佛映着当年火场的火光,也映着如今光朵总部的灯火。
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有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坚定,嘴角抿成一条直线,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那是消防员面对危险时的沉着,也是创业者面对挑战时的执着。
这个礼,他行了足足三秒,比标准礼仪要求的时间更长。
台下的学员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连呼吸都放轻了,老教官们的眼眶渐渐红——他们太熟悉这个动作了,这是刻在消防员骨子里的本能,是对使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承诺,哪怕脱下了制服,也从未改变。
直到掌声在台下悄然响起,杨光才缓缓放下手臂,指尖轻轻拂过袖口(那里曾别着消防肩章),然后摘下头顶的黑色棒球帽,露出整齐的短,声音洪亮得像在火场喊出的指令:“报告母校,杨光,2o1o级学员,火焰蓝制服已退役,但消防精神,从未退役!”
话音落下的瞬间,掌声轰然爆,有人甚至站起来鼓掌,作训服的衣角在空气中划出弧线,像一场跨越青春与成年的致敬,也像一场消防精神的接力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