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俘虏营(2 / 3)

加入书签

,脚是干的,人是完整的。

醒来时,他看见的是冷粥和脚边的一个腐烂脚指头。

田村正助没有说话。

他知道,那只是梦。

但在梦里,他像个人。

而在这场战争里,他已经不指望赢了,也不指望荣耀地死。

他只想:死过、活过、跪过……在母亲的梦里,自己还是一个完整的儿子。

田村正助惊讶地发现:传说中的“屠杀俘虏”并没有出现。

相反,饭照发,水照送,甚至每日有人打扫营地,替伤员换药。

几天后,一名身穿黑袍的明军中年文官带着几名随从入营,身无盔甲,衣摆整洁,说话声音缓慢清晰。

“凡俘虏者,若不反抗、不图逃亡,可暂留军营,听令服役,若愿归降,准其活命,授工食,试用为辅卒!”

没有侮辱,没有跪拜,没有拔刀示威。

只是宣读完军令,那位官员便转身离去。

田村正助懵了。

他以为会被当众杀鸡儆猴,以为会有羞辱折辱,结果只是简单的一句“愿降者活”。

田村正助第一次认真地打量这些“敌军”。

他们行军如风,列阵如织,火器整齐无声,做饭时不喊不闹,连死人都按规矩收敛,不露尸不弃骨。

这不像一群征伐的外敌,更像一个严整、有序、自律到冷酷的真正军人!

田村正助开始想,这场战争,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野蛮”。

三日后,田村正助被抽入“辅兵营”。

这是明军为降兵设立的队伍,只做搬运、警戒、护营等后勤杂务,不许上前线,也不配发利刃,只能用木棍或短棒。

田村正助的任务,是跟着一个名叫石头的明军伙夫,负责送饭、打水、清理阵前壕沟。

石头是个河南口音的粗汉,一开始不怎么搭理他。

但几天后发现这日兵不仅懂规矩,还肯干活,不偷懒,便渐渐与他说起了话。

“你是头个不哭不求饶的倭兵。”

石头笑着说:“大多数投降的,一开始都吓得像娘们。”

田村低头不语。

他的确不哭不闹,但内心却翻江倒海。

他每天看着那些和自己一样投降的日兵,有的适应得很快,有的在夜里偷偷自缢。

田村正助不理解他们为何不等命运落定,却选择提前跳船。

他也不是认命,只是……他还想活着。

京都仍未陷,明军仍未退,战争像一锅煮不烂的饭,一直咕嘟着,咕嘟着。

前线战斗还未停止,幕府军的抵抗很激烈,日本以举国之力守卫京都,这场京都之战,已经成了日本的国运之战。

半个月后,田村正助已能讲一口夹杂着丹波口音的明话,能听懂石头的笑话,也知道火器怎么装填,壕沟怎么排水。

再后来,明军内有人考核辅兵,挑选“忠顺、识字、能用者”调入“辅卫营”,也就是军中的杂役卫兵,允许佩刀,但不得参与杀敌。

正助通过了考核,被编入一个由降卒、伪军、翻译组成的营组。

他第一次穿上明军的甲胄,拿到一把钝刀,站在一个明军小旗前接受训令。

从敌人,变成杂兵。

他在这个身份里,待了一个月。

火器轰鸣的日子变成背景音,烧伤的手臂结痂,雨后的壕沟长出新草。

田村正助不再想回丹波,也不再提起父亲。

他只是把甲绑得更紧,腿绑得更实,日升则巡营,夜落便巡岗,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