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巨舰下水(2 / 3)
版大福船、老闸船构成,运载着流民物资继续沿着台湾-麻逸-渤泥-莫尔兹比-布里斯班的航线进行了航行,在莫尔兹比和布里斯班初步建立码头锚地、木质堡砦。因为无需和当初陈诲去澳洲的发现之旅那样环绕澳洲一圈,所以整个航程如果从杭州出发也就四个月的时间即可往返,如果从台湾作为始发点的话还可以节约半个月。
第一批船队在启航去澳洲的时候,钱惟昱还特别指示运载了活的牛羊马匹、鸡鸭猪狗各数百匹送去澳洲。一开始具体管事儿的海事官吏与水师将领还心有疑虑,以为大王不懂行想要劝说——活的牛羊马匹运过海去,耗费的淡水和草料、饲料运力便非常可观,如此靡费难不成还是指望去澳洲放牧?若是放牧的话,就算有了产品,以如今的海运成本从澳洲运羊肉回来也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或许只有纯做皮革生意、把畜肉扔了才能把运费回本……
对于这种质疑,当时钱惟昱第一时间就驳斥了:运牛羊去澳洲短时间内并不是为了放牧,大部分是为了野生放养。澳洲这片土地的原生物种当中没有牛羊猪马,空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丛林只用来养育袋鼠不是太浪费了么?就算一开始去的人没有精力放牧,只要把牛羊猪马自行放出去野生繁衍,不出数年就会开始几何级数的增长……因为澳洲的猛兽只有比猎狗还弱的袋狼而已(历史上澳洲带狼的濒临灭绝,就是因为欧洲人引入了家犬,带狼的物种竞争力不如狗,所以被淘汰了。)
一旦把澳洲变成野生牛羊遍地的所在,将来的吴越商旅要是需要再从那里蹭西风漂流的洋流季风去南美,就可以在布里斯班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不必全部从中国大陆运到南洋去了。
……
这一次,陈诲带领的船队包括两艘四十丈长铁骨飞剪船,以及四艘如同当初“明州号”级别的二十八丈飞剪船——除了“明州号”之外,剩下的三艘也都是这两年间吴越的造船工业部门根据建造“明州号”的经验,利用同一级别的船坞赶造出来的。因此陈诲的主力越洋舰队就有两个级别、六艘大海船可用了,足够承载两千人越洋航行。
一
如两年前去澳洲时准备的那般,数千箱的各种肉食干粮、干菜物资被日夜不停地撞上陈诲的船队。各项补给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是物资准备地规模比之两年前那一趟又大了数倍。除了量的变化之外,其余质变的准备也不少——不仅仅是只有驱虫的风油精、万金油而已。
比如考虑到有可能会在大洋上几个月无法可靠补给淡水、只能靠接雨水使用,所以在出征前的准备中,淡水储备所占的吨位比例也就进一步增大了两倍的余量比例。同时考虑到淡水在长时间放置后有可能发臭或者滋长藻类,经过大王的要求、太医院和部分匠作单位的联合试制,最后为船队配属了三千口香樟木板箍的大水桶以贮藏淡水,利用樟树木材的杀菌效果让淡水的保质期比正常情况额外延长了一两个月。光是为了解决这个淡水贮存问题,台湾淡水附近的樟树种植林便被砍伐了上千颗大树,少不得再补种一番——
这种用杀菌木材制造水桶的法门,可是数百年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都不曾想到过的,主要是因为樟树的主要产地就是台湾,欧洲人没有供给也不知道木材的药性,加上远途弄樟木成本过高,所以欧洲的航海家历史上可是忍了几百年的喝臭水悲剧。
又比如新鲜蔬菜的获取会更加麻烦,为了进一步扛住坏血病,管理后勤膳食的部门用腌制四川泡菜的法子,把南洋的柠檬和橘子也榨汁糖腌。在船上少量养殖猪狗等可以用食物残渣和人类代谢产物就养殖起来的、只需要喝人类无法食用的高藻类含量污水的动物,以便提供少量鲜肉供给。
二月初十这一天,万世都已齐备。信风也开始转向与大陆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