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南渡(2 / 3)
卫将领,率领自己的三千禁卫精锐出发,直奔昆山大寨上船。
到了昆山大寨时,由水丘昭券筹备的四万大军已经全部登船了,只剩下最后十艘五千料巨舰、二十艘两千料战舰还停在港内。这些船,是用来装载钱惟昱的亲卫兵马的——几年前,钱惟昱和南唐李弘冀、柴克宏交战时,整个中吴军地界,下辖的骑兵部队还不满两千人,而且战马略显孱弱。如今,经过耽罗岛两三年的经营、以及大食国战马输入后一年来的配种繁殖,耽罗岛马场至少已经可以提供出三千骑兵所需的战马。
虽然这些战马还不是大食战马的血统——因为大食战马就算运到耽罗岛后连连配种,如今也都才是刚刚生下来的小马驹儿,没个三四年别想用于军用骑乘——不过,光是高丽、辽国等处此前私下贸易和输入、培育的战马,提供三千精兵倒也已经压力不大了。
基于这种情况,今年年初的时候,钱惟昱便把在林仁肇身边历练了两年的心腹侍卫将领顾长风调回身边。让他结合中吴军麾下原本一千多人的骑兵,从中沙淘衰老、战伤残疾之人,最后得到骨干一千人,又从无当飞军、白袍军的步军当中推广骑术训练,挑选出骑术天赋不错的士兵,构成三千骑兵。至于无当飞军和白袍军当中出现的空缺,自然是从后备的团练兵、预备兵当中择精壮依次填补扩充,恢复满员。
年初时候,三千骑兵筛选出来,钱惟昱便让顾长风把三千战兵全部拉到耽罗岛,并任命顾长风为新建立的铁骑都都指挥使、任命马穆鲁克奴隶骑兵首领萨达姆。侯赛因为铁骑都都虞侯;
然后,把在耽罗岛养马休整了几个月的300马穆鲁克精锐骑兵全部打散,每人任命为什将、队副的职务,充作3000铁骑都马军的基层军官。再往上,则是指挥使、都头两级正负军官由汉人担任,但酌情配属一部分马穆鲁克中原本的基层军官为虞侯、军使等指挥和营级别的副官。
从年初到八月,3000新编成的铁骑都骑兵,便在耽罗岛上日夜操练骑术战法、配合,持续了半年多。整支军队算上将领、军官以及打散进入充作基层士官的马穆鲁克,加起来总
总人数在3500人左右。
武器方面,专门的骑兵重甲和马铠还没有弄出来,所以无非也就是人手一柄十字枪型的长枪、一把倭刀或者大马士革弯刀、马穆鲁克和数百名骑术优越的士兵额外装备了反曲的复合角弓——当然,至少还有八成的汉人骑兵,如今还没有掌握骑射的技术。
甲胄方面,骑兵人人身着犀牛皮甲或鳄鱼皮甲,军官外套铁鳞甲、马穆鲁克骑兵则依然使用他们自己带来的锁子甲装备,战马则装备了硝制油浸的厚牛皮马甲。这类皮制马甲的技术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非常普及了,河东的沙陀族三代,大部分主力骑兵都会装备这种级别的马甲,所以吴越骑军如此配备也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只是把沙陀人的东西抄袭了过来。
半年多的训练,虽然还不至于让骑术基础薄弱的南方士兵掌握骑射,但是策马奔驰、精确控制马速及保持骑兵队形、简单持十字枪列阵冲杀,低速奔驰中马上以横刀、马刀搏斗等技艺,也算是练了个七七八八。这一番,带出去在骑兵实力更加薄弱的南汉敌人身上练练手,也是一个不错的磨合机会。
三千多骑军分乘三十艘战舰,整顿停当,这便驶出港口,与长江口外已经等了半天的大队汇合。数百艘战船、运兵船纷纷升起满帆利用初秋的东南侧风,向着南方徐徐而去。因为近海风力不如远海,船只又全部重载,无非也就日行二三百里。
行船五六日,船队在泉州港泊靠休整了一晚,四伯父钱仁俊和漳州土皇帝陈洪进如今都已经去了潮汕与南汉接壤的前线,所以只有鲍修让提前得到消息、在泉州迎候接待钱惟昱的大军来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