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执掌豫州(4 / 4)
下的大城了。所以王奇决定把治所迁往许县,并把许县改名为许昌。
戏志才也了解许县的情况,知道如果把治所搬到了许县,对于现在的情况确实非常有利,而谯县虽然在整个豫州的中央,但是明显不适合现在的这种情况。戏志才是军师型人物,当然看出了现在这样的危局不会马上就结束,所以就同意了王奇的意见。至于其他人,别驾走了之后,就是治中从事最大,现在他同意了,其他人当然就没什么意见了。
经过一个月的搬迁,中平六年九月,也就是刘协登基,改元为永汉的那一个月。豫州的治所从谯县搬到了许县,并把许县正式更名为许昌,同时将此事正式通报了朝廷。
豫州原有军队六万,王允领前将军事以后,虽然不能具体的任命前将军的属官,但是可以带的兵增加了一倍,所以豫州军共有十二万,王奇这次带了二万人到许昌,剩下的十万人中,三万继续驻扎在汝南,还有四万人驻扎在鲁国,防备青州的黄巾,剩下的三万留在了谯县,由徐庶统领,以便策应周边郡县。
王奇到了许昌以后,并没有把十万弓骑全都编入军队,虽然经过几年的经营,颍川的存粮足够十万大军几年的消耗了,但王奇还是决定留下五万人继续待在农庄。因为良种的匈奴马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五万匹,最后只是将五万弓骑正式编入豫州军的序列,此时朝廷大乱,根本就没人管你是否超编了。当然,这五万弓骑的统领还是由黄忠来出任的。在王奇特地往黄忠那儿跑了几趟以后,新的骑射校尉就诞生了。
中平六年十月,王奇在颍川整编军队,以黄忠为骑射校尉,统领五万弓骑,,赵风,夏侯兰为副。以张飞为领军校尉,统领两万步兵。以许褚为护军校尉,统领以几百刀卫为主的三千近卫营。七万大军驻扎颍川,虎视洛阳。
不久,王奇在得到了曹操行刺董卓未遂的消息后,就有悄悄的潜入中牟县。当然,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说服中牟县令陈宫。至于曹操,王奇虽然也有点想杀他,但是又怕杀了他,会让历史有太大的改变,说不定会白白便宜了袁绍,所以王奇还是准备再观望一段时间。何况,王奇潜意识的认为,如果少了曹操这样的竞争对手,自己的三国之旅会觉得无趣得多,连他自己都没察觉,之所以放过曹操,完全是这种思想在作怪。
中牟县令陈宫,性格刚直壮烈。对于王奇这样的海内名士,还是十分尊重的,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而有所看轻。当他得知王奇这次是来邀请他到豫州任职时,陈宫更是感动非常。
陈宫属于大器晚成之人,虽然很有才华,但直到三十多岁了才求得县令一职。而且性格过于刚直,虽然结交了很多名士大儒,但是关系基本上一般。
这次听说王奇不顾安危的特地越境来到中牟,就是为了请他出仕豫州,心中自然有找到知己之感,在郭嘉等人的游说下,陈宫很爽快的答应了王奇的邀请,决定辞去中牟县令,去王奇的豫州效力。由于这样辞官的事情经常有,所以也不会引起朝廷的惩罚。
既然来到中牟了,王奇当然也想等一等曹操,免得现在陈宫不在了,弄得他被兵丁抓住了没人救。只是没想曹操做事这么小心,让王奇多等了两天,所以一见到曹操,忍不住就开了一个玩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