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连续受挫(3 / 4)
自己的主张后,还得有相应的能力!要有相应的能力去实现这个主张,最好还要有能力压服对方,这样招收名士时才会简单点!像主公的京师才子之名虽然响亮,但真正的名士是不会太看重这些的!”
王奇总算明白了,当然也明白了郭嘉为什么一开始没阻拦自己的行动。这样的结论,以当时自己的脾气,应该是接受不了的。不过听了郭嘉的话,王奇已经明白自己当前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了。不是急着拜访各路大贤(其实拜访了也没用),而是应该早早的提出自己的主张,打响自己的名声。
想想当初自己就准备写一本书,来提出自己反对现在这种君权的主张,后来因为事情太多,一直就没抽出时间来写,不过现在是一定要抽空来写这本书了。
只是自己虽然反对现在的这种君权,但也不愿意在这儿实行民主制度。王奇历来的看法是,民主是用来劝说外人的,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应该是由自己**了!既然不想民主,又不想太**,那王奇就只能选择君主立宪制了!当然,王奇提出这种主张,并不是说王奇就准备实行这种制度了。实际上,王奇根本就不想让任何人、任何势力,来制约自己的行动,对他来说,秦始皇这样的独裁者才是他的目标。为了整个国家的未来,君主立宪制可行,但那得等自己死了之后。当然,这作为一种主张,提出来吸引大家的目光还是可以的,不过最好还是托言古人或者先贤,不然不用汉灵帝反对,估计自己的父亲就会把自己骂死了!
以前喜欢看古书,现在更是能看到真正的古书了。而最适合提出来做自己主张的,当然是清末洋务运动时的各种观点了。但是却又不适合在现在直接提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托言先贤。王奇发现,现在孟子的地位是仅次于孔子的,但还没有像孔子那么高,王奇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就是利用孟子的民本思想,来反对现在汉灵帝的专政,等时机成熟,就提出消灭外族,称霸全球。当然,还得把孟子尊为“亚圣”,让他和孔子的“至圣”地位并列。孟子曾断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如果自己提出了这个观点,饱受灵帝压迫的清流党人和平民百姓,应该会积极拥护吧,还有,对宦官的反对也是少不了的,但是还得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毕竟自己手中现在只剩一封信可以要挟到宦官了,所以自己的反宦官的行动必须是在最能得人心的时候做出。
新的主张有了,剩下的就是显示自己的才能了,这可难不倒王奇,虽然王奇以前学的知识基本上已经还给老师了,但就是凭他还记得的那些东西,也是远超现在的时代的,随便写几本书,作几篇论文,就可以让那些名士们服服帖帖得了。王奇前世学的是文科,所以高中时并没有怎么学理化知识,但是历史政治和地理,却是非常棒的,在英语数学极差的情况下,仍能考上重点线,完全就是依靠这三门功课的。历史现在用不上,政治上的内容除了经济学,其他的如果提出来的话,估计自己就脑袋不保了。到是地理,那可不是简单的地图常识,实际上地图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它的像气象呀,天文呀,各国人文地理呀这些东西就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这些东西在汉末绝对是非常神奇的,特别是有关外国的东西,如果说西方遍地是黄金,遍地是牛乳羊乳,这就可以为自己将来远征那些地方做好准备了。幸好自己这一世从小就博览群书,提出各种各样的知识时,完全可以托言书上看到的,不必担心别人对自己得怀疑。
想到以后众人看自己时的崇拜目光,王奇不禁有点飘飘然了。
“大哥!你在想什么?我们还去济南国吗?”
旁边的周瑜也听了郭嘉的话,知道现在再去拜访各地的名士实在不是时候,又见王奇在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