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九章 北方的反魏力量彻底失败(2 / 2)
晔的事,并且他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不想让第二次北伐重蹈元嘉七年到彦之的覆辙。
牐犓要把内部的事务处理好。一想到武帐岗,一想到卫队长许曜已经拔剑出鞘,刘义隆至今仍心有余悸:如果当时范晔真的就出了信号,如果许曜也不等什么信号就径直冲上去,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每每想到这里,他都感到不寒而栗。
牐犓又想起了如今已被废为庶人的义康。先是刘湛及其党羽在自己病危时阴谋废太子而立义康,其后范晔、孔熙先等人又步其后尘,这前后相隔只有几年时间。自己和义康是一父所生的兄弟,可这情同手足的兄弟,在权力利害面前,如何就薄如一纸呢!
牐犚残恚最可靠是,还是一脉相传的父子!
牐犔子刘劭如今也已二十三岁了。自己之后,这皇位自然是太子的了。现在看来,加强东宫的力量,就可以巩固这地位;从另一个角度说,强大的东宫力量,对那些阴谋作乱的人也将有着巨大的震慑作用--江左这块地方历来是不安分者怀揣妄想的地方。不然,一旦皇宫有事,其他皇子或手上无兵,或拥有重兵却遥在远方,鞭长莫及。
牐牫鲇谡庋的考虑,刘义隆就在范晔事件之后作出了自认为是万全的安排:增加东宫的兵力,使东宫的兵员达到八千人之多。让近在咫尺的东宫拥有八千兵员,再加上数万禁军,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牐犜谖东宫调拨军队结束后的一天,刘义隆在狩猎归来的途中突然萌生一念要到东宫去看看。东宫不是他常去的地方,有事了都是侍臣传报,或者是太子的属官入宫禀报。太子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都该自己处置了;在他这样的年纪,自己已经做了四五年皇帝了。刘义隆常常这么认为。太子降生的时候,给他带来过极大的快乐,也因此,他对皇后也心存感激。因了历久的感觉,他对太子总是往好里想,他希望大多时间呆在东宫里的太子能在学习骑射的同时也能多读些经史,或者说,在多读经史的同时也能多习骑射。这两者,都是一国之君所必备的。先帝一生征战南北,长于武功,但知书不多;自己是守成之主,熟读经史,但没有经过战阵。先帝和自己都有缺憾,因此他希望太子能对父祖之长兼而有之。
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