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良将宗悫大胜林邑国(2 / 3)

加入书签

追,不让他们有喘气的机会,于是很快就拿下了区粟城。

此后宗悫又分兵数路直扑南部象浦。

范阳迈看到宋军已经逼近了他的老巢,就倾尽全国的军力前来迎战,又把铠甲披挂在大象身上,让大象直冲宋军军阵,宋军猝不及防,因此被冲得七零八落。宋军将领看见如此形势,惊悸之余只得暂停进攻以等待后援。

宗悫晓谕诸将说:

“我已屠灭了他们的坚城区粟,破了他们的锐气。现在我气正盛,敌已破胆,一战可定,诸将勿疑!至于身披铠甲的大象……世间万物都是一物降一物的。听说外国有狮子,狮子威服百兽,何不仿造狮子的形貌来威慑大象?”

他于是下令快砍伐树木,做成狮子的形貌,然后又弄来五彩涂抹一番。当宋军推着木狮子来迎战象群时,大象果然惊奔逃命,转身逃命的大象反而践踏着原本跟在后面的林邑士兵;宗悫又率领着宋军摇旗呐喊乘胜追击,林邑军大败,范阳迈急急弃众而逃,宋军于是尽克林邑。

宋军尽收林邑国珍宝异物,那些珍宝异物,都是些不曾见过的未名之物,缴获的其余杂物不可胜数。

宗悫用假狮子击退大象战群的故事,成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著名战例。

当林邑被攻克的捷报飞传到京都的时候,刘义隆正在华林园里宴请群臣。园中新建于高处的景阳楼刚刚落成,刘义隆正是为了庆贺它的落成而带着群臣登高观赏建康城的景致。

登此高楼,但见从大江引来的秦淮河和源于钟山的青溪交汇城中,把建康城分成了几个不等的部分,或官府或军营,或民居或别墅;向城外望去,东边是钟山、覆舟山,北边是连接大江的北湖,西边是依山而建的石头城,可谓山水相接,虎踞龙盘。而台城南门宣阳门外,一条笔直的御道直通远处连接秦淮河两岸的朱雀航,更增几份皇家气派。又见城中车马填街,士女云集,或买卖,或游赏,或闲坐围棋,或相聚歌舞,一派升平景象。这也是建康城百年来所不曾见的热闹繁华景象。再近观华林园中的山石池苑,奇花异草,处处让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在一片赞誉声中,刘义隆豪情满怀,诗兴大,他令随从登楼的群臣各赋一诗,以吟咏今日登景阳楼所见所感。口敕完毕,他自己率先拟成一韵:

崇堂临万雉,层楼跨九成。瑶轩笼翠幌,组幕翳云屏。

阶上晓露洁,林下夕风清。蔓藻嬛绿叶,芳兰媚紫茎。

极望周天险,留察浃神京。交渠纷绮错,列植华英。

士女眩街里,轩冕曜都城。万轸杨金镳,千轴树兰旌。

在回宫的途中,一脸兴奋的刘义隆在和近臣沈演之畅谈着:

“当初我欲伐林邑,群臣多持异议。只有卿和广州刺史6徽赞成我意。如今大功告成,快哉我心!庙堂之谋,卿参其力,不过,平此远夷,还不足以多封爵赏;但卿勿忧,来日一旦我大军挥戈北上,收复关、河,那时我将封禅泰山,卿也不忧没有茅土之建。”茅土之建,指封爵之赏。

“陛下英明,时刻不忘收复旧土;臣等之议,何劳多费圣心。”

“收复旧土……卿知我。十多年来国家无事,这固然是件大好事——国家太平,百姓乐业,正如今日景阳楼上所见,这是百姓所期盼的,也是我所期盼的。然而北有强虏,天下未一,毕竟我大宋只是偏安一隅。若不居安思危,那就会有非常之事。因此,违背众议我决意出兵林邑,卿知我意并不在林邑本身——林邑范阳迈怎能与魏虏拓跋焘相比呢!出兵林邑,那只不过为了练兵而已。北有强虏,哪能让我大宋军民十年忘战!”

“陛下英明果断,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沈演之附和着。

“卿既任侍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