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为要钱皇后艰难开口(2 / 2)
”
皇后抿唇一笑,一副恬静、温和的表情;刘义隆见了,脑中闪过一念:潘美人所缺乏的,也正是这些。好像为了考一考手不释卷的皇后,刘义隆就问她;
“自晋氏江左以来,太子婚礼必用玉和虎皮,有何依据?”
“依郑玄注周礼,郑玄是一代儒宗。虎取其威猛且有文采,玉以象德并有温润。”
刘义隆觉得她说的有道理,点头称是。
在徽音殿和皇后一同用餐的过程中,皇后几次欲言又止;刘义隆就要回太极殿了,这时皇后才把忍了又忍的话说了出来。
“母亲入宫探视时,说是要把府上后面那排房子翻盖一下,只是……”她知道皇上是节俭的,但父亲离世十多年了,家境别说不能和王谢家族相比,就连和朝中的一些普通官员相比也显得次了。毕竟,皇后的家族在这个仍很讲究门第讲究排场的时代,也不能显得过于寒酸。
“是靠近青溪的那排吗?”
“是的。”
刘义隆起身离开坐席,默默地看着窗外。他想起刚刚看过的丹阳丞萧摹之的上表:“佛化传入中国,已历四世,形像塔寺,多达千数。近年以来,四方情敬佛事,不以精诚为至,更以奢竞为重。材竹铜采,耗损无极,无关神祗,有累人事。请自今欲铸铜像及造塔寺者,皆为列言,须报乃得为之。”他认为这正符合自己节俭的心意,于是特意下诏要有司施行其事,不得因礼佛而虚耗财力物力。
“皇后不是喜欢史传吗?是喜欢《史记》还是喜欢《汉书》?我每读《史记》有关汉文帝的故事就会生些感慨。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及车马服饰无所增益。他曾经准备修建露台,召来工匠谋划,造价要百金,他就说:百金是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一个露台要耗费百金,还要造它干什么!文帝身穿黑绨,他令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俭朴,做天下的楷模。每读至此,我都会掩卷兴叹:史家盛赞文景之治,的确是有原因的。……青溪那排房子,不正是皇后出生的地方吗?留下它,皇后回府省亲时,也有个地方好做回想,好做纪念。”
皇后望着远方,不再说话。皇上以汉文为治国的楷模,这是值得称道的,也是难得的,可是……
像以前那样,皇后为家中向皇上要钱,刘义隆除了说一些“母仪天下”的话之外,一般让宫里主管给皇后送来的钱,不过只有三万五万。这次也不例外,过了两天,主管就送来了五万钱。
就在五万钱堆放在案上的时候,好久没来的许修仪前来问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