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对五皇弟义恭的谆谆告诫(2 / 3)

加入书签

美;但在德业方面还嫌不足,这一直是我深感遗憾处。你性情偏激,袁太妃也如此说。一旦性情偏激,往往一意孤行,这最易坏事。你应慨然立志,多加自我抑制。

“现在粗列十余事——远大者或细碎者也不能一一说到,你到江陵后可细细阅读。

“礼贤下士,是圣人训诫;骄奢浮夸,是先哲所非。豁达大度,是汉高祖之德;猜忌偏激,是魏武帝之累。《汉书》称赞卫青:‘大将军遇士大夫以礼,待小人有恩。’西门豹性急,佩戴韦以自缓;董安于性缓,佩戴弦以自警。关羽张飞,性同偏激;言谈举止,深以为鉴。

“他日我若遇不测之事,太子年幼,彭城王应行周公辅佐之事,你不可不尽敬顺之理。你若有异见,应私下进言;若显露张扬,则千万谨慎!到了那时,国家命运都取决于你和彭城王二人。勿忘我言!

“今已增加袁太妃供奉之资,足够诸方面费用,此外无须再有所求;你一月自用钱不可过三十万,若能省俭,更美。

“荆州地域辽阔,事务繁多,你常应早起,接待宾朋,不要有所留滞。判紧急事务毕,然后可入内问讯,观颜色,审起居;问讯完毕即出,不须久停于内,以免荒废众事。午后及夜晚,自有余闲。

“江陵官府以及园池亭榭,都是我所熟知,理应无需改作,司徒也如此说;若为便于左右起居,只需小小改易,也应以始至一次为限,不可日求新异,反复劳作;反复劳作,则劳民伤财。

“大凡审理案件,多取决于当时,通常难以预测,这的确不易。你对此尚不熟悉,难免处置不当。审案前一二日,可取卷宗私下与刘湛辈共同讨论,则大不相同;至审案日,你应虚怀若谷,切不可因一时喜怒定刑。

“能择善而从,美自归己;不可独断专行,以此夸耀一己之明。万一如此,必有大悔。非仅审案而已,君子用心,自不应如此。刑狱不可滞留,一月之中可二审。

“凡事都应缜密,也应预告左右。下属有至诚,所言不可泄露,以免负人诚心。古人言:‘君不密

则失臣,臣不密则****’。下属或相互诋毁,你切勿轻信,每遇此事,当细细察之。

“名器应深加护惜,不可轻易假人。你对左右,或授官,或赏赐,尤应斟酌;我对左右虽然少恩,但如闻外议,不以为非。

“以贵凌人人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此等事易明了。

“声乐嬉游,不可过度;赌博酗酒,千万勿为。供用养身,都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应服用。你之嫔妃左右,已有数人,既始至江陵,不可匆匆再有所纳娶。

“又,你应多多引见僚佐。主臣自应相见,相见不多则彼此不亲,彼此不亲则无因得尽人力,人力

不尽,则无以尽知众事。广泛引接下属,既有益你之见闻,对言事者,也增其声望。”

信中提及的袁太妃,是江夏王的生母。

这是刘义隆即位以来第一次写这样一封长信。过去写过,那是在远离先帝镇守江陵时写的,信的内容是详尽地向先帝禀报在江陵的方方面面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现在不同了,他是帝,他更像一个长辈。他实在是因为弟弟的出镇让他放心不下,所以他才在信中反复叮咛,告诫再三,大事小事,林林总总,写了一纸又一纸。拟了草稿后,他又重新用仿王羲之的隶体认认真真地抄了一遍,直到夜半鸡鸣。

平心而论,刘义隆在信中对弟弟的告诫,小至声乐嬉戏、接人待物,大至审案授官、处理政务,甚至有对自己若遇到不测的后事安排,可谓周全备至。由此也可以看出,元嘉年间社会生产得以展,国家实力得以提高,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史臣赞美其为“元嘉之治”,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