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九窍石胎(2 / 4)
关键区别。
“荒天帝创出的‘秘境法’,在证就人道极巅后,就对天地资源的依赖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活出第四世之后,悟道方向明显的从‘向外求’变为‘向内求’。得证红尘仙后,身外之物几乎可以说是可有可无,无法成为晋升到下一境界的阻碍。”
“我创出的‘灵根法’,则更早一些。证就第七境‘仙道道果’,化为真仙后,对于天地资源的依赖性,基本趋近于零。后续有资源,会进步的快一点。若是没有资源,依靠自身慢慢推演,只要天资才情足够,也能在无尽的岁月之中,身成‘大宇宙’。”
“金乌天帝时代,各尊无上巨头联手创出的‘道种法’,对资源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可渡过诸天规则劫难,拥有仙王道果之后,也逐步从‘向外求’转而‘向内求’了。乱古纪元时期的屠夫等仙王,获得体生帝光成就,也并非依靠大量外物得来的。”
“而此方‘泡沫天地’的修行体系,在王境的修行中,大概率还会对万物信仰,有着比为严重的依赖性.于破王成帝,得证道祖后,是一番怎样的景色,还未拿到相应的无上法门,难以进行准确的推测,可按照这种逻辑,修行还是需要万灵信仰进行辅助。”
作为一名对信仰之力研究的比较透彻的路尽生灵,熊墨极为清楚信仰这东西的便利,但也清楚这种源自万灵心念的东西,会给修行者带来怎样的危害。
在潜移默化中,就令吸纳信仰作为主要修行手段的生灵,发生人格畸变的大恐怖,可是真实存在的。
信仰有毒,并非只是闲谈。
依靠万灵信仰可以证就无上道果,成为一尊开辟出新进化体系或者修行体系的开道道祖,但是想要按照这种修行逻辑去证就路尽至高.几乎不可能。
想要立在道之悬崖上,行至修行路的尽头,必须要“纯粹”,容不得半点“杂质”。
万灵信仰中所携带的,带有他人真灵气息的“渴求”、“欲念”、“期盼”.对于绝大部分无上生灵而言,就是一种足以污染自身修行路的“杂质”。
如果祂推演没有出错的话,哪怕是柳神这等精于运使信仰之力的祖祭灵,在彻底迈入路尽领域之时,信仰之力也仅是其中的点缀。至于柳神开辟的修行体系的主体,始终只有“祭”“灵”两个字,若是拓展开来,有些不精准的描述,那就是“祭祀的灵性”。
信仰之力,仅是“祭祀”过程中的衍生物,它也仅是祭拜时的附属。同样的,它更不被当作灵性的依凭。
祖祭灵强大的,始终是那个“人”,不是其余,更不是信仰之力。
熊墨眸光变得深邃,祂如今乃是路尽生灵,自然不惧这些“杂质”,也可将信仰之力炼化到某种纯净的状态。但若是有可能,祂不想在修行期间,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梳理这些信仰之力。
祂在心中默默掐算起来,按照当前这相对稳定的天地法则,不断进行着修行体系的推演,企图挖掘出潜藏着的其余可能性。
可在把这座“泡沫天地”从诞生之初,直至如今的法则变迁,以及相对稳定的规则和逻辑,全都梳理一遍后,祂放弃了。凝视着这座被二十六位无上道祖改造成“光阴天舟”的“泡沫天地”,宛如看着一场终究会破碎的梦幻泡影。
熊墨思绪变得平缓起来,在心中轻声自语道,“概率难以被测准,命运几乎不存,因果好像乱窜的苍蝇,规则和逻辑更是接近崩坏,近乎末劫来临前的片刻宁静。”
“在这个纪元,混乱是绝对的,我想要调整自身的仙帝道果也好,想要在此世再修出一枚仙帝道果也罢,想要迈入路尽领域,只有从‘混乱’入手,契合‘概率概率’极度混乱的底层规则以及底层逻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