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三)(3 / 4)
咱们可以慢慢解读。
风要是“得手”了,你的脉象就会变得浮起来,就像气球一样飘飘的。寒要是“得手”了,你的脉象就会变得紧绷绷的,就像拉满的弓弦一样。而且啊,寒还会让你的脉象变得急促起来,就像你赶时间一样匆匆忙忙。
暑这家伙呢,它要是“得手”,你的脉象就会变得虚浮无力,就像你饿了好几天一样软绵绵的。湿要是“得手”了,你的脉象就会变得濡涩不畅,就像你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一样跌跌撞撞。
燥这家伙就比较“干脆”了,它要是“得手”,你的脉象就会变得短促有力,就像你敲鼓一样咚咚响。火要是“得手”了,你的脉象就会变得躁动不安、快速跳动,就像你喝了咖啡一样兴奋不已。
说到六气对人体的伤害啊,那可是各有各的“偏爱”。风寒这对“兄弟”就喜欢先攻击我们的太阳经,让你感觉头疼、发热、恶寒。暑气这家伙就比较“霸道”了,它要是“得手”,就会直接伤害我们的肺脏,让你感觉咳嗽、气喘、胸闷。
湿气这家伙就喜欢在夏天“捣乱”,它要是“得手”,就会伤害我们的脾胃,让你感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燥气呢,它则喜欢先伤害我们的大肠和肺脏,让你感觉大便干燥、咳嗽无痰。
说到火啊,那可是个“狠角色”。它要是“得手”,就会直接消耗我们的正气,让你感觉全身无力、精神萎靡。特别是心和小肠这两个“小伙伴”,它们可是火气的“重点照顾对象”,一旦受到伤害,那可就是大事不妙了!
不过啊,大家也别太担心。张仲景仙师还说了:“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啊,六气之间会相互转化、相互影响;脏腑之间的气血也会相互传递、相互干扰。所以啊,病情的变化那可是千变万化的,很难一一说清楚。
但是呢,只要大家掌握了观察面色和脉象的方法,那就能“万无一失”了!就像你打游戏一样,只要掌握了攻略和技巧,那就能轻松过关斩将啦!
我再给大家总结一下:风从前来,寒从背袭;湿走下方,雾攻上部;极寒伤经,极热伤络;脉象多变,需细观察。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养生秘籍”哦!
弟子兴冲冲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地问:“师父啊,我听说高手中的高手,也就是上工,他们看病人一眼,就能知道病情;中等水平的医生,得问问症状才知道;而那些新手或者下工呢,非得摸脉不可。这是真的吗?您快给我讲讲这其中的奥妙吧!”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髯,说道:“这事儿啊,说来话长,但简单来讲,就是中医看病的那‘望闻问切’四诊法里的学问了。咱们一个个来聊,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还想再听一遍!”
“先说这‘望’吧,也就是上工们擅长的。他们为啥看一眼就知道个大概呢?因为人体啊,就像个大秀场,脏腑器官都在里面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这些角色的状态,会通过我们的皮肤、面色、眼神等‘舞台布景’显露出来。比如说,你的肝要是好,面色就青中带润,像是春天的嫩叶;脾好,那就黄得发亮,像秋天的稻田;肺好,白里透红,像冬天的初雪;心好,红扑扑的,像夏日的夕阳;肾好,嘿嘿,那就黑得健康,像深夜的星空。这五色对应五脏,是不是很好玩?”
弟子听得眼睛发亮,连忙点头:“师父,那您说这‘色合脉’又是啥意思呢?”
“好问题!这‘色合脉’啊,就是说咱们看病时,得把看到的面色和摸到的脉象结合起来分析。面色反映的是外在和表面的情况,脉象呢,就是身体内部的‘心声’。你想啊,如果一个人面色苍白,脉象却有力,那可能是虚惊一场,身体其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