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淮南袁术(2 / 3)
扶起,向左右道:“孙破虏有这么位英雄的公子,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
孙策谦逊的道:“马太傅太过奖了,孙策年轻识浅,实在不敢当。舍下有我从家乡带来的一些好茶,还请马太傅同吕先生、桥将军、张将军一起尝尝,未知几位意下如何。”
马日碑见孙策如此有礼,不似袁术一般傲慢,心中更是欢喜,笑道:“既然是伯符家乡的好茶,那我可要好好尝尝了。”言毕看向吕范等三人,问道:“三位呢?”
吕范自不必说,几日下来已与孙策熟识,桥蕤和张勋曾与孙坚相交甚密,之前对孙坚十分佩服,今日见到孙策不仅有孙坚的遗风,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不禁心下敬佩。三人道:“连马太傅都要尝尝伯符的好茶,我们就沾光一起讨杯尝尝了。”
孙策笑道:“好,好,三位皆是袁公手下的能臣猛将,孙策正想多多亲近。”便将四人请入内堂,亲自煮水烹茶。
马日碑饮了一口孙策烹好的茶水,只觉得清冽甘甜,余香满口,与自己平日所饮的茶大有不同。吕范是文臣,自然也尝出这茶的好处,只是桥蕤与张勋两个莽夫咬嚼茶叶,觉得索然无味。
马日碑摇了摇头,笑道:“牛嚼牡丹,可惜可惜。”转身问孙策道:“伯符此茶与我平日所饮甚是不同,不知唤作何名?”
孙策道:“此茶名为‘高山流水’,一者是取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可算是以此茶寻知音;二者孔夫子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算是以此茶寻当世的仁人智者;三者山为天下至刚,水为天下至柔,刚柔并济谓之为道,可算是以此茶寻当世的贤士高人。马太傅能尝出此茶的妙处,可见不仅是孙策的知音,也是当世的仁智名士。”
马日碑闻言抚掌大笑道:“伯符好甜的嘴啊。”
当下马日碑等人与孙策相谈甚欢,直至深夜才告辞离去。孙策将四人送出驿馆,正准备回房安歇,又听到有人叩门。孙策打开驿馆的大门,见门外正是马日碑,施礼问道:“马太傅去而复返,不知何意?”
马日碑道:“刚才有袁术手下人在,有些话不便说出口。老夫此来是想劝谏伯符,袁公路政令不明,是昏聩无能之辈,早晚必败,还请伯符详查,千万不要误了自己的前程。”
说罢,马日碑又指着天上道:“伯符请看,如今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帝星不明,恐怕董贼之后又会有新的贼臣乱国,今南方旺气灿然,其中一将星明亮,正应在伯符身上,伯符千万不可自误啊。”
孙策除了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外,对天象什么的是一窍不通,也不怎么相信,不过孙策还是恭恭敬敬的向马日碑躬身行礼道:“马太傅放心,在下自有定夺。”
次日,马日碑回京复命,孙策也借送行之名终于见到了袁术。待将马太傅送出了寿春城,孙策随袁术回到太守府厅堂之内,侧身立于末位。见袁术坐定了,才出列向袁术下拜道:“策蒙天恩,封为怀义校尉,深感明公提拔,坐卧不安,故特来拜谢明公。”
袁术捻着自己的胡须,道:“起来吧,我与你父亲曾经共讨国贼,你也算是我的侄儿。前些日子事物繁多,直至今日方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