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景淮番外1(2 / 3)

加入书签

sp;虽然给的价还行,但要的量太少了,导致每家每户都囤积了不少。

    他们也试过跳开商贩,直接卖给药铺。

    可镇上的药铺也是只挑尖货,而县城不仅路远,药铺还压价。

    祁景淮看着一脸期待地望着他的村民,说道:“先去看货,若是没问题,我都要了。”

    村民纷纷道谢,“多谢公子!”

    村长领着祁景淮去了地窖,查看被油纸包裹的白首乌。

    看完,村长连忙问道:“公子,我们村的后山不仅产白首乌,还有别的药材和山货,您要看看吗?”

    怕祁景淮不同意,他又加了一句。

    “价钱您看着给,让我们赚个辛苦钱就行。”

    “放心,我追求的是长久的买卖,价格一定公道。”

    “多谢公子。”

    祁景淮懂药理和民生,一边看药材和山货,一边给出市场价。

    村民听着高出心理价位的卖价,感激涕零。

    热情地邀请祁景淮吃午饭。

    “公子,虽然我们村子没有山珍海味,但能让你尝到市面上少见的山野货。”

    “只要公子留下来吃饭,就知道我们村的药材和山货有多好。”

    百姓实在热情,祁景淮没有拒绝。

    他和村长签下购货契书后,付了三成定金。

    “少做点菜,我还要去其他村子收山货,赶时间。”

    村长连忙应下,“公子放心,不会耽误您太久,您先去其他农户家里看药材定价,等您回来,饭菜就做好了。”

    祁景淮也想去其他农户家里看看情况,点头应下。

    出了村长家,他看向其中一个暗卫。

    “你去渡口通知一声,我约莫还得半个时辰才能回去。”

    “是,公子。”

    暗卫离开后,祁景淮去各村民家里巡查。

    表面是看山货,实则是看家境。

    江南富庶,是鱼米之乡。

    这个村子的百姓不仅粮食收成好,还能卖山货,日子过得都不错。

    祁景淮每去一家,都会根据山货的数量和品质,签契书付定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