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与佛论道,佛门暂退!(2 / 4)
,孔子有什么本事,竟然敢接下释迦摩尼的论道邀请。
只不过,他们知道的没有杨宣这么多,自然也不可能看好孔子。
只是心中好奇,为什么杨宣会对孔子有信心,这孔子的身上,又是否有什么他们没有看出来的东西。
毕竟,杨宣名声在外,他可不是什么无的放矢,随口胡诌的人,他既然这么说了,那一定有他的道理,不懂,那就是自己的问题。
这就是杨宣在洪荒的威望!
孔子并未在意他人的想法,走到释迦摩尼的前方,随意坐在地面上。
释迦摩尼见状,招来掉落在地的莲台,盘坐在上面,俯视面前的孔子,脸上含笑,率先开口,佛教教义信口拈来:
“佛门普度众生,入我佛门,死后皆可往生极乐,人人皆可成佛……”
释迦摩尼身为准圣,刚一开口,便有诸多异象呈现,天乱坠,地涌金莲,浩荡佛光照映天地,端是神妙非凡。
面对周围的诸多异象,孔子丝毫不惧,同样开口,与之据理力争。
字里行间,皆是微言大义,大道真意。
讲的是仁,讲的是礼。
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讲佛教如今的教义荼毒人心,善养生灵惰性。
讲九州人族、洪荒众生不需要这种只会说,但却不办实事,一心只为佛门大兴的佛。
然而,释迦摩尼却是言左右而顾其他,依旧在讲述佛门教义,根本就没有回答的意思,反而是根据孔子的言语,用佛门的佛法,从侧面进行反击。
他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佛门的教义有问题。
但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佛门在东方大兴,这种只需要念经,就能往生极乐的教义,对佛门最为有利。
佛门无需任何代价,只需诵佛念经,就能让那些此生无望,郁郁不得志的人皈依佛教。
如果不考虑佛门信徒,以及周边生灵生前的情况,有着西方极乐世界存在,在西方二圣定下的规则影响下,
佛门的确可以让生灵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点做不得假,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明知佛门教义的问题,依旧选择成为佛门信徒的缘故。
至于长此以往下去,九州、洪荒东方,乃至是洪荒其他的地方的众多生灵,会因此而养出惰性,让这些地区变得死气沉沉之事。
和如来、和佛门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够让佛门大兴,让他的道途更加顺畅,些许生灵的牺牲,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洪荒最不缺的,不就是生灵嘛,就算这些地方的佛门信徒死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迟早都会有新的生灵诞生。
起初的时候,释迦摩尼根本没有把孔子放在眼里。
佛门教义的问题,又不是只有孔子一个人看得出来,洪荒东方的诸多大能都知道,但他们又能拿佛门如何
只要孔子不能顶住他的压力,从根本上否定佛门如今的教义,那么这场论道就注定是佛门赢了,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罢了。
但孔子心性,以及对大道的感悟,显然超乎释迦摩尼的预料。
孔子不仅能够顶住释迦摩尼的压力,不论释迦摩尼是以佛法反击,还是对孔子所修大道好的质问,孔子都能条理清晰地做出回答。
诚然,孔子的修为有限,他的思考速度远不如释迦摩尼这个准圣,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思考、推衍,但最终,他都能做出相应的回答。
这个回答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却没有问题,挑不出毛病。
更重要的是,孔子在他的回答中,还会给予反击,对佛门的教义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以自身之道做对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