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血承轩辕(3 / 4)
>
李寇瞥了一眼高原,摇摇头不再说话,只心下肯定了这一次匈奴人的大手笔——与羌氐交好,不知许了他们什么好处,这两个好战又贫穷的民族,定然也应诺侦查好陇西那边的秦军军力布置,甚至还会在匈奴人南下到了陇西时候他们也会跟在这些骑着马的强盗身后来咸阳趁火打劫。
李寇暗忖道:“即便是陇西那边有良将镇守,但措手不及之下,兵力也没有完全准备充足,匈奴人定然能够进入咸阳周围啦!即便是秦始皇雄才大略,但咸阳周围的守卫部队有限,恐怕不能分开去保护其他城池。唔,这样的话,即便咸阳城拼死反抗使得国都幸免于难,但周围的地方,可就要惨喽!”
但李寇却没有丝毫办法来阻止这一场还没有动作的“三国联军”入侵中原!
不说他位卑职小,便是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理解中,从来都是大秦打别人的事,哪里能发生氐羌这些蛮夷打进咸阳的道理。便是最为强大的匈奴,大秦从皇帝到百姓,恐怕潜意识里面都只是鄙夷,以为不过蛮夷尔尔,绝不会将这个族人骑着马喝着酒四处厮杀的民族放在心上。
中原人对草原民族潜意识里面的反抗与恐惧,源于汉朝。自刘邦白登之围之后,匈奴人年年南下“打秋草”,中原人才猛然看到,原来这些不起眼的蛮夷在战斗上居然这么厉害。
后来卫青霍去病北逐匈奴,大汉也强盛到了极致,那个时候天下人莫不以大汉民族为骄傲的时候,却也再没有提起匈奴人时候不承认这个敌人很了得的,虽然也还是说起来的时候一脸不屑。
在敌人强大时候对敌人恐惧,后来敌人衰退了,却还是要对敌人警惕甚至防备,这是对强大敌人的认可,也是变相的尊重!
汉人对强大的敌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汉人,却在千年时间里一直在享受这种感觉!
汉唐时期,要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对汉人政权不痛恨的,那是扯淡!
匈奴人恨,西域三十六国恨,他们恨不得一口将大汉民族吞下去融化进历史的漩涡,但他们在彪悍的大汉骑军面前,不得不卑躬屈膝,因为他们怕!他们在面对长安城时候,心里面所有的仇恨都化作了恐惧,虽然面对的是敌人,虽然他们没有一天不在祈祷让大汉民族消失!
突厥人恨,漠北民族恨,这些民族没有一天不对着大唐的国都诅咒几个时辰的,强盛之极的白衣黑衣大食,甚至只是恼怒大唐富庶便在怛罗斯要与大唐大军“决战”,但横刀陌刀滚滚西向北上,敌人,都化作了烟云,只有一曲又一曲的勇士悼亡歌谣在蓝天碧草间穿梭不停。
这是一个民族的骄傲!
宋朝时期,大汉民族衰败了!
大江东去只能是文人骚客的理想,马踏草原只能成为一代代将军的嘱托,一曲“可怜白发生”,三声“过黄河”,后人凭吊,却也在这个时候强大的敌人也不得不将一切有血肉有灵魂的汉人抹杀,不过一个六岁小儿,成吉思汗的子孙没有听到他跳海溺死的消息之前,也食不甘味睡不安寝。
这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却只能是黄土瓦砾上泪落如雨的幽幽叹息,虽然在黄纸旁边还放着璀璨夺目的锦绣文章!
汉人,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历史?
任由寒风冷雪打在脸上,李寇心胸激荡直欲高声呐喊出来!
汉服唐装,将军的铠甲!
孝忠节义,文人的灵魂!
若能够,我愿意用我一腔的热血,洒在那秦砖汉瓦之上,祭奠在唐诗宋词里头,我愿意用我千百个轮回的机会,换取我大汉民族千秋万代永茂长青!
秦歌雄壮,汉赋美华,唐诗风liu,大汉的文字啊,那是用千百年来先人的血肉凝聚起来的不屈灵魂,后背子孙不能丢掉,就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