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基地密议(1 / 6)
从南海渔港往察哈尔赶,拢共走了十六天。头六天走的是近海水路,雇的渔民老周的船,船小浪大,白天得躲着沙俄军舰的巡逻航线 —— 老周说那些军舰早上九点准会在北纬十八度线晃悠,下午三点才往南撤,所以白天只能把船藏在无人小岛的礁石缝里,岛子上长满了野菠萝,叶子刮得人脸疼,晚上才敢摸黑开船,船板上的人都蜷着睡,海浪溅上来的海水把衣服泡得发潮,晾干后满是盐霜,刮在皮肤上刺痒。
第七天转陆路,从渔港雇了十匹蒙古马,都是能扛活的老军马,背上驮着定海木和行李,姜啸虎骑的是匹黑马,之前在极北骑过,认主,走在最前面。张啸北跟在旁边,怀里揣着海盗地图,用塑料袋裹了三层,怕被汗浸了,时不时摸一下,嘴里念叨:“可别丢了,这玩意儿比俺的命还金贵。” 李啸冲骑在后面,左肩膀垫着块厚布,是陈老给的草药敷过的,骑马时不敢太用力,时不时皱着眉揉一下,嘴里骂骂咧咧:“娘的,那海盗的刀片子真够狠,这都半个月了,抬胳膊还跟扯筋似的。”
快到察哈尔府时,天已经擦黑了。远远就看见城门楼上挂着的红灯笼,风一吹 “哗啦” 响,城门兵见是姜啸虎的队伍,赶紧把拦路的木杆挪开,笑着喊:“督军回来啦!府里老管家早就候着了,说灶房炖了羊肉,就等您进门呢!” 队伍进了城,街上的铺子大多关了门,只有几家酒馆还亮着灯,飘出点酒香,偶尔有晚归的行人看见队伍,赶紧往旁边躲,嘴里说着 “督军好”。
到了察哈尔府门口,老管家领着两个伙计早站在台阶上,手里端着铜盆,里面是温水,“督军,各位爷,一路辛苦,先洗把脸暖暖手,灶房的羊肉刚炖好,热乎着呢。” 姜啸虎点了点头,没急着洗手,对老管家说:“先把定海木送到后院的密室,用红布盖严实了,别让外人看着。再让人把陈老、李啸冲、张啸北、索菲亚请到前院书房,俺们有要紧事议事,饭等会儿再吃。”
老管家赶紧应着,指挥伙计把定海木往后院抬,自己则领着众人往书房走。书房在府里的东跨院,门口栽着两棵老槐树,叶子刚抽新芽,嫩得发绿。推开门,里面的三盏马灯已经点上了,挂在房梁上,把屋子照得亮堂堂的。靠墙的书架快顶到天花板了,上面摆满了古籍,有的封面掉了,用棉线缝了又缝,有的夹着泛黄的纸条,是之前府里先生做的批注。中间的八仙桌铺着块深蓝色的粗布桌布,上面摆着三样东西,凑在一起泛着光,看着就不一般。
最先凑过去的是李啸冲,他忘了肩膀的疼,伸着脖子看:“娘的,这三样就是灵物?真会发光!” 桌上的赤焰珠放在个青白色的寒玉盒里,盒盖没盖严,一道淡淡的红光从缝里漏出来,落在桌布上,像撒了把碎朱砂;玄冰髓是块巴掌大的碎片,放在个白瓷盘里,蓝光莹莹的,盘边凝着层薄霜,连周围的空气都比别处凉了点;定海木靠在桌角,半尺来长的青木,泛着柔和的绿光,树皮上还沾着点海底的细沙,没来得及清理,凑近了能闻见股淡淡的海水腥混着木头的清香。三样灵物的光交叠在一起,在墙上映出三色的光斑,忽明忽暗,像跳动的小火苗。
没一会儿,众人就都到齐了。张啸北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从南海带回来的海盗地图,他把布包放在桌角,喘了口气:“路上怕受潮,一直揣在怀里,现在摊开正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