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郑瑾(2 / 3)

加入书签

向,我心中却是前所未有的迷茫。

我能做什么呢?

我试过教书育人,为大雍培养人才,试过利用所学,根据琐碎的文字绘制褐国的舆图。

我的学生成为大雍之栋梁,我的舆图让聂炤深入敌营,为大雍胜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是这些不够。

身为大雍人,身为大雍的公主,我只觉得远远不够。

年少淹博比班昭,曾以隐逸笑陶潜。

遥知社稷零丁处,方恨绶囊所佩晚。

我放下诗词文章,开始深躬策论,去了解大雍的人口、国策、律法、粮产……

骄骄和元嘉奋战在前线,我也尽我所能帮她们稳定后方。

父皇看出我的想法,开始把我带在身边教导。

不过,他教我的并非为君之道,而是为臣之道。

元嘉不在,围绕我的是无数追捧和明里暗里的鼓动。

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也知道,我永远不可能按照他们的设想去做。

当然,我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我也曾意动。

我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不能是我?

权力啊……

我渴望过的。

但,渴望就必须拥有吗?

我要因一己之私让大雍增添更多不确定吗?

权力固然是个好东西,但是,若被其控制,就成了坏事。

如今这样就很好。

这点子奢念,我会深埋心底。

在大雍上下一心的努力下,我们赢了。

举国欢呼。

我看着册子上一个个牺牲的名字,又想哭,又想笑。

哭逝去的生命回不来;笑战争到此为止,以后便是坦途。

战争结束,我收到聂炤来信。

他如今驻守边疆,无诏不得回京。

我便明白,他舍不下战场,舍不下军队。

我不怪他,我也舍不得京中的一切。

一文一武,我们的联合,必然产生隐患。

父皇和元嘉不会允许,我们都知晓。

两个不肯妥协的人凑在一起,注定无法同行。

那些初初萌芽的感情,在家国飘摇时停止生长,又在安稳之后彻底败落。

我没觉得多遗憾,只是有些怔然。

我心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骑着马儿奔赴边境,一去不回。

后来,他娶了妻,和妻子感情不错,人至中年又带回一个妾。

我很少打探他的消息,我也已经成婚,如元嘉和骄骄说笑那样,养了两个可心的小侍。

当然,这些都是微末小事。

元嘉回来后,我辅佐的人多了一个。

她总有许多奇思妙想的点子,看似不可实现,但好像又每个都在落实。

她任命史官重新修史,又委托我带领后妃们编纂、收集风俗、文章……修成一本大典。

大典囊括政治、文化、农业等等内容。

我重新拾起曾经的理想——编纂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着。

针对褐国子民,元嘉出台更适宜当地的律法,重新整理户籍、划分土地。

我带着任务,去原来的褐国境内修建元秀书院,教导大家用官话交流。

这些都有我的参与。

每每想到此,我便抑制不住骄傲。

父皇禅位后,元嘉作风越发大胆。

目睹大雍的变化,我看出什么,问她:“几十年、几百年之后,还会有皇室和皇权的存在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