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资本家?不,人民企业家! 第181章 王总,听说群星要造车?(2 / 4)

加入书签

就是说,百万级纯电超跑作面子,把群星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名声打响;

    十万级新能源汽车作里子,把国内虚高的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逐步打下来。

    什么是逐步?

    意思是同等技术、用料和工艺标准下,其他车企卖80万,群星科技就卖60万,其他车企卖60万,群星科技就卖40万,以此类推,逐阶针对。

    总而言之,就是要卷死那些车企!

    而且是全分类、全等级的卷!

    有了这么一个明确而崇高的目标,研发资金和个人待遇又有稳稳的保障,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研发人员心气不禁更高了一些。

    帝都研发中心外聘的王自然院士则想得更深了一层。

    群星科技要进军汽车行业,大规模造车、卖车,总得建厂吧?

    既然要建厂,总得要用智能制造技术吧?

    那自己的研发团队和新松机器人公司的机会不就又来了吗?

    更何况,借助于星火研究院的庞大研发资金和技术力量,自己的团队在智能制造机器人上的研究,可是又推进了一层。

    别的不说,机器人操作系统SiaSUn OS的开发进度,就提前了不止一年!

    原先高度依赖进口的核心部件如高精度谐波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的研究上,也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国产化替代方案。

    总之,新松机器人公司的业务能否大力腾飞,就看今朝了。

    心里这般想着,王自然院士向前走出了一步,开口问道:“王总,研发已经先行,生产也不能落后。集团打算什么时候建厂,在哪里建厂,用怎样的标准建厂?”

    王诩一听,就明白了话外之音,立即承诺道:

    “不管什么时候、在哪、用怎样的标准,原则都是国产优先。

    王院士,让你的团队和新松机器人公司,从现在开始就多做准备吧。

    打铁还要自身硬,究竟能拿下多少份额,归根到底还是得看你们的技术水平。

    有些事,还是要在商言商的。”

    最后一句话,王诩特意加重了语气。

    他爱国,但不会因为爱国而在工业领域盲目硬推国产技术。

    该遵循的先引进、边学习、再超越的规律,还是要遵循的。

    即便王自然院士及其团队以外聘的形式加入星火研究院的同时,群星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