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清理蛀虫上(1 / 2)

加入书签

关于生源和费用,他做出了更具体的指示:“生员选拔,重资质,兼顾公平,可由各村学推荐优等生,经县学考核录取”

“对于家境贫寒却天赋出众者,设立‘学田’‘助学银’,以其产出或利息补贴其膳食、笔墨费用,绝不能让英才因贫失学!

至于富户子弟,可按比例收取较高学费,以补助学之资”

最后,他斩钉截铁地定下目标:“给你们五年时间,到时候本王要看到,大夏每一所县学的在读生员,不得少于五百人!

要将真正有才识、可造就的青年,给本王一批批地选拔出来!”

秦思源这一系列清晰的指令,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灯塔,既指出了方向,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苏明哲与礼部官员精神一振,虽然深知前路艰难,但大王的决心无疑给了他们莫大的信心和压力。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使命感,他们明白,一场深刻触动教育根基的变革,即将在大夏的每一个县市轰轰烈烈地展开。

苏明哲与礼部官员又就师范成馆的选址、学田划拨等具体事宜商议了片刻,见大王再无新的指示,便齐齐躬身告退。

然而,就在苏明哲准备随众人退出书房时,秦思源却淡淡开口:“明哲,你留下”

苏明哲心头微动,立刻停步转身,垂侍立一旁。

其余礼部官员则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厚重的书房门被轻轻掩上,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更漏滴答作响。

秦思源的目光投向窗外,此时已是九月,秋意渐浓,风中带着凉意。

他沉默片刻,问道:“登基大典之事,筹备得如何了?”

,还有二十余天,他将在万民瞩目之下,正式加冕为帝。

苏明哲连忙收敛心神,恭敬回答:“回大王,一切仪轨、场地、人员均已安排妥当,礼部与内府日夜督办,绝不敢延误大典吉时”

秦思源“嗯”

了一声,刚想再问些什么,书房外传来一阵沉稳而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随即,近侍在门外高声禀报:“启禀大王,秦院长、雷将军、刘院长、常院长到了”

听到这一连串的名字,尤其是法院院长刘文斌和监察院院长常山明赫然在列,苏明哲心中猛地一凛。

政务院、贵族院、军部、司法、监察系统的脑几乎到齐,若非生惊天大事,绝无可能如此阵仗。

他下意识地看向秦思源,只见大王眉头已经皱起,沉声道:“宣”

书房门再次打开,秦天云、雷虎、吴忠国、刘文斌、常山明五人鱼贯而入。

他们面色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进入书房后,整齐地拱手行礼:“臣等参见大王!”

礼毕,无人敢动,更无人敢如往常议事般寻座位坐下,全都如同标枪般肃立在书案前,微微垂,气氛瞬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秦思源的目光如同冰锥,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常山明身上。

他没有寒暄,直接伸手从书桌上拿起一份厚厚的文书,扬了扬,那纸页在空中出哗啦的轻响,却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上面所列之人,所犯之事”

,秦思源的声音冷得像三九天的寒风,“监察院和法院,可都一一核查清楚了?有无错漏,有无冤枉?”

常山明喉结滚动了一下,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声音带着一丝微颤,却异常清晰地回答:“回大王,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全部核查清楚,人证、物证确凿,绝无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