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谈判(2 / 2)
一事,必须先谈清楚——台湾”。
范·德·维尔德心中一紧,面上却堆起虚伪的笑容,用流利的汉语说道:“部长先生,通商乃是大事,关乎我们几国的利益”。
“至于台湾,那是我们从大明王朝‘租借’而来,当年有过约定,若要归还,也该与大明交涉,与大夏并无关联吧?”。
他刻意强调“租借”二字,又将“大明”抬出来,试图混淆视听——崇祯十一年的中原,明与夏尚在对峙,他以为夏国未必敢硬揽“归还台湾”的权责,更想借此拖延时间,为东印度公司争取调兵的空隙。
一旁的卡洛斯也附和道:“正是!我们与大明有契约在身,贸然将台湾交给大夏,岂不是失信于天下?”。
“不如先谈通商,开放宁波、泉州等港口,允许我们的商船自由停靠,关税降至三成,这些定下了,台湾之事,我们可以再慢慢商议”。
这话里的算计昭然若揭:用“低关税”“开放港口”为诱饵,让夏国在主权问题上让步,同时将“慢慢商议”作为缓兵之计,典型的殖民者“以利益换主权”的套路。
曹翔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骤然凌厉:“范先生这话,倒是会颠倒黑白。第一,台湾自古便是华夏故土,大明无力驻守,被你们用武力强占,何来‘租借’一说?”。
“当年你们在大员筑城,驱逐原住民,屠杀抵抗的华人,难道也是‘租借’的一部分?”。
“第二,如今台湾周边海域,已是大夏的海防范围,大明无力管辖,便该由大夏收回故土,护佑当地百姓,轮不到你们这些指手画脚!”。
他猛地一拍案几,声音陡然拔高,震得堂内的烛火都颤了颤:“你们在吕宋屠杀华人时,怎不说‘失信于天下’?”。
“在马六甲垄断贸易、焚烧香料园时,怎不提‘契约’二字?到了大夏的地界,倒学会用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来遮掩强盗行径了?”。
范·德·维尔德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被怼得哑口无言。
卡洛斯见状,忙收起之前的嚣张,换上一副“恳切”的神情:“部长先生,我们承认,过去或许有误会,但如今大家应以和为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