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双举人(1 / 1)

加入书签

南河愣了愣,良久才道:“虽然旁人都不这么说,但我觉得,这个世界不能少了你这样的人。农业不可少,可光有农业是不行的,我很高兴能看见你这样清醒的人。就算你的这篇策论不被阅卷人所认可,也不代表你说的不对。”

她知道,生产力的限制导致统治者为了保持国家的安定发展必须很重视农业,但是这一项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实在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早期还没有太大的问题,到封建社会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商业渐渐繁荣,抑制商业便是逆时代大势行事了。

“我才不在乎那些批阅卷子的老朽无能之流能明白我的意思呢!”张北辰实在是在号房里干坐着太无聊了,觉得不如写一点东西打发点时间,“我一生孜孜以求的是——忠以报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这一句是春秋末期经济学家范蠡的话。他被世人口口相传的是和西施的那一段艳事,他的才华反而被忽视了。

事实上,他是商业天才。辅助越王勾践吞灭吴国之后,他太清楚勾践可以共苦却难同甘的性子,选择功成身退。后来他行商于民间,成为富甲一方的陶朱公,也被后代商人奉为神明。

南河一笑:“那我先祝你像陶朱公一样,腰缠万贯,扬名天下。”

“哎?你知道这是陶朱公的话?”

南河失笑:“这有什么惊奇的?”

张北辰沉默半刻,目光幽幽,直勾勾地盯着南河,一字一顿地说:“南河,你确然是二十多年来第一个和我说这些话的人。”

南河愣了愣:“怎么,二十多年你遇到的人都不知道‘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这句话是范蠡说的吗?”

张北辰失笑。

“我是说,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不觉得行商低人一等的人。”

从选择行商的那一天起,张北辰一直往前走,他的身边只剩下了三种人。

第一种是不支持他的人,比如他爹张至亭、他娘陈河州,还有很多在暗地里嘲笑他脑子坏了的人。

第二种是不阻止他的人,比如张至榭、郭先生,他们等着看他到底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第三种,是和他一样做生意的人,比如唐沙、夜出、晨行,虽然他们也是一样爱好行商,兢兢业业,但是张北辰清楚,一旦有“更好的机会”,给他们锦衣玉食、求取功名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选择行商。

南河低头避开他的目光:“真的假的?”

“我在雍州的时候,进了唐记,是跟着唐沙的爹做生意。唐老爷子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做生意赚钱,赚了钱买地,买地请人耕种。”张北辰摇摇头,苦笑一声,“他想自己的孙辈或者曾孙辈、玄孙辈能靠着这些田产过活,拿到一个农籍户口,这样就可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了。”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小了农经济。南河忍不住叹息一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