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远方的回音(2 / 4)

加入书签

只是此刻,这技术正被盖亚星本身 “唤醒”。

    就在这时,辰星的光学传感器突然将镜头焦距放大到十万倍,对准了硅林上空的云层。“凝结核已形成稳定结构!直径 0.32 毫米,含水量 99.7%,表面包裹 3 粒硅尘 ——” 辰星的电子音第一次出现了 0.5 秒的延迟,像是在确认眼前的景象,“第一滴雨,正在脱离云层!”

    陈野的心脏猛地收缩,他立刻戴上神经触觉接口。下一秒,他仿佛置身于盖亚星的高空:冰冷的大气拂过脸颊,红矮星的光芒带着铁锈般的温度,而那滴雨就在他的 “眼前”—— 它比观测数据显示的更晶莹,内部的三粒硅尘正缓慢旋转,排列成一个残缺的三角形,像艾拉文字中 “生” 字的碎片。雨滴坠落时,周围的硅尘纷纷避让,仿佛在为它开辟道路;大气中的量子波动形成了一道极细的光轨,将雨滴的轨迹勾勒成一条优美的弧线,这条弧线与观测站数据库中艾拉文明 “生命之弧” 的图腾,重合度达到了 92.3%。

    “它在‘选择’落点。” 雾的意识投影此刻已完全融入传感器数据流,她能 “听” 到雨滴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声波,那声波的频率竟与艾拉文明的摇篮曲一致,“它在朝着硅林中央的‘艾拉之柱’坠落 —— 那里是艾拉文明最后的祭坛!”

    全息沙盘上,艾拉之柱的影像被单独放大:这根高百米的硅柱顶端,有一个凹陷的圆盘,圆盘中央刻着艾拉文明的核心符号 —— 一个由水滴、叶片和星辰组成的图案。此刻,那滴雨正沿着光轨,精准地朝着圆盘坠落。辰星的重力传感器记录下雨滴坠落时的引力波动,像一段缓慢的心跳:1.2m/s²,0.9m/s²,0.6m/s²…… 每一次波动,都与艾拉文明记录的 “生命脉搏” 频率同步。

    “距离接触还有 3 秒。” 辰星的电子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陈野握紧了拳头,他的视线死死盯着沙盘上的雨滴。雾的意识与所有驻守观测站的云民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识网络,他们共同 “注视” 着这滴雨 —— 这滴承载了亿万年等待的雨。

    “滋 ——”

    当雨滴落在艾拉之柱的圆盘上时,一声极其微弱的声响通过量子通讯传到了观测站。辰星的声波分析仪将这声放大了十万倍,它听起来不像水汽蒸发的声音,更像一声悠长的叹息,带着释然与温柔。陈野通过触觉接口感受到了那一刻的温度变化:圆盘表面的温度从 - 15℃瞬间上升到 - 12℃,虽然只是微小的变化,却像一道暖流穿过他的身体。

    更令人震撼的是,雨滴坠落的瞬间,艾拉之柱上的暗红色纹路突然全部亮起,形成了一道完整的光带,光带沿着硅柱蔓延,穿过硅林,连接起周围的每一根硅柱。辰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