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圣约的奠基(2 / 5)
油灯的光就正好落在 “赤红圣约” 四个字上,石粉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让那四个字像活了一样。
“都来了。” 哈桑清了清嗓子,沙哑的声音在石屋里回荡,压过了外面的风啸。他的目光慢慢扫过每个人的脸,从托马斯黝黑的额头,到伊芙琳满是皱纹的眼角,再到孩子们好奇又严肃的眼睛。“今日,吾等立于火星赤土之上,自愿立此‘赤红圣约’。”
第一句话落下,石屋里更静了。连最调皮的小男孩托米,也乖乖地攥着妈妈的衣角,不再东张西望。
“一、敬土地。” 哈桑的手按在石板上,指尖能摸到凿痕的纹路,“视此火星荒原为吾辈新家园,非征服之敌,亦非暂居之所。”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捧黑褐色的泥土 —— 是他从地球带来的 “引子” 土。他把泥土轻轻撒在石台前的红土上,黑土和红土混在一起,像两种颜色的泪滴融在了一起。“吾辈当以双手辛勤耕耘,依四时休养生息,使贫瘠化为沃土,使死寂焕发生机。吾辈誓言,于此地行永续经营之道,视土地为生命之母,而非索取无尽之矿藏。”
站在最前面的农夫们,听到 “敬土地” 三个字,都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 —— 那里装着他们从地球带来的种子,有小麦、玉米,还有西红柿。老农夫雅各布的手在口袋里攥着一粒玉米种子,指腹能摸到种子坚硬的外壳,他想起在地球时,每年春天播种前,父亲都会带着他去田埂上祭拜土地,说 “土地不骗你,你对它好,它就给你饭吃”。现在,在火星的石屋里,他觉得这句话比任何时候都更真切。
“二、远云端。” 哈桑的声音沉了些,目光落在几个年轻开拓者身上 —— 他们中有人曾是云民的数据分析师,习惯了随时接入云海获取信息。“自愿限制深度数据连接,非为闭塞,实为清醒。” 他指了指石屋角落放着的一个旧数据终端,那是社区唯一的外部连接设备,屏幕已经裂了道缝,平时只有监测生命保障系统时才会打开。“拒为虚拟幻影所惑,专注于眼前真实之物 —— 手中之泥土,作物之生长;专注于身边切实之人 —— 邻里之笑语,家人之温暖。吾辈追求,乃脚踏实地之真实,非漂浮无根之虚妄。”
年轻的工程师艾拉,听到这里,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旧数据手环 —— 那是她在地球时用的,现在早就关了机,只当是个装饰。她想起刚到火星时,还习惯性地想接入云海查 “火星种植指南”,却发现这里没有稳定的信号,最后只能跟着哈桑学翻土、看土壤干湿。现在她的手上磨出了茧,却能一眼看出哪块土该浇水,哪块土该松土,这种 “看得见、摸得着” 的踏实,是以前在云海数据里永远得不到的。她轻轻摸了摸手环,心里默默说了句:“以后,就靠自己的手了。”
“三、重社群。” 哈桑的声音软了下来,像春风拂过麦田。他看向托马斯和隔壁的木匠彼得 —— 上周两人因为争一块好木材吵过架,后来还是大家一起商量,把木材劈成两半,一人一半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