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星尘的崩解与重构(3 / 4)
的意识波动、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颗死寂的、围绕恒星旋转的红色星球,像宇宙中的一颗普通尘埃。
他 “看” 到了一个生活在黑洞边缘的文明。他们利用黑洞的引力场,建造了巨大的环形空间站,空间站的每一块金属板,都能承受黑洞的潮汐力。他们发展出了基于引力波的科技,能通过引力波 “倾听” 宇宙诞生时的第一缕声音,甚至能 “窥探” 过去的时空片段。他们以为自己掌握了宇宙的真理,开始尝试用引力波改变黑洞的旋转方向,试图 “驯服” 这个宇宙中最强大的天体。但就在他们的实验即将成功时,源流直接干预了。没有任何预警,整个环形空间站,连同里面的所有生命、所有科技成果,瞬间从时空线上被 “裁剪” 掉,仿佛从未存在过。黑洞依旧在旋转,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他 “看” 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的蓝色星球。这个星球上的文明和人类一样,充满了矛盾 —— 他们有战争,也有和平;有科技的飞速进步,也有环境的严重破坏;有对宇宙的无限向往,也有对自身的怀疑与否定。他们在自我毁灭和自我拯救之间反复摇摆,甚至爆发过两次核战争,差点让整个文明灭绝。但正是这种矛盾,这种不断的 “变化” 与 “调整”,让他们的文明延续了比其他文明更长的时间。他们学会了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保护生态,学会了在不同族群间寻找平衡,学会了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直到他们开始大规模开发暗物质能源,试图用暗物质的力量实现星际移民,触及了源流的 “清理阈值”,熵噬才缓缓降临。
这些景象不是有序的播放,而是同时涌入,同时呈现。亿万颗星球的兴衰,亿万种文明的挣扎,亿万次相同的结局 —— 从诞生到发展,从繁荣到触及阈值,最终被源流或熵噬清理。这些庞大到恐怖的信息,若是完整的意识,早已被彻底摧毁,但星尘的意识早已破碎,这些碎片反而像无数个微小的容器,各自承载着一部分信息,一部分记忆,一部分文明的痛苦与智慧。
他不再试图去 “理解” 这些信息,不再试图去 “分辨” 哪些是自己的记忆,哪些是其他文明的片段。他只是 “感受”—— 感受灵能文明的和谐与脆弱,感受黑洞边缘文明的探索与毁灭,感受蓝色星球文明的矛盾与坚韧。他的意识碎片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开始通过这些信息片段连接起来,像无数颗散落的珍珠,被一根无形的线串在了一起。
他的 “视角” 开始升高,不再局限于某个文明,某个时间线,而是像站在宇宙的顶端,俯瞰着所有的文明兴衰。他看到了源流的 “模式”—— 它不是恶意的,也不是善意的,只是一种冰冷的、机械的平衡机制。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而源流,就是这个系统的 “免疫系统”,当某个 “物种”(文明)过度繁殖、过度消耗资源,打破了系统的平衡,免疫系统就会启动,将其清理,让系统恢复稳定。
“原来…… 这就是真相……” 一个意识碎片发出这样的念头,很快得到了所有碎片的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