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窃影重重(2 / 5)

加入书签

bsp;89%(正常状态为 98%),系统为优先保障运算效率,安全监控的响应延迟会出现 1.2 毫秒的波动。就在星尘推演 “意识能量量子纠缠模型” 的关键时刻,当数据流峰值达到每秒 1.2PB 时,“刺针” 抓住那转瞬即逝的监控迟滞,将一个仅 128KB 的侦察蠕虫程序植入了星尘个人研究数据库的外围日志系统。这个蠕虫不尝试突破核心加密,只像潜伏的间谍,默默记录着数据库的访问路径、文件调取频率、甚至星尘修改权限的时间戳,这些元数据足以勾勒出核心数据的存储结构。

    “刺针” 的目标清晰而致命:定位并窃取星尘存储在舰载隔离数据库中的 “源流” 研究核心数据 —— 那些关于异常谐波(11.7Hz 主频率的三次谐波特征)、坐标推演(基于盖亚星图修正的深空坐标参数)、甚至他强行解析失败时记录下的狂暴信息乱流(包含 73 种未知的能量扰动模式)。这些数据对激进派至关重要:掌握源流信号特征,就能在云端争夺中占据 “神谕” 地位;破解坐标参数,可抢先一步抵达源流所在地;而那些信息乱流中,或许隐藏着颠覆现有意识秩序的密钥,实现激进派宣称的 “意识进化飞跃”。

    星尘此刻正沉浸在前所未有的研究狂热中。全息平台上,盖亚意识 - 能量模型的三维投影与源流信号的频谱图交织旋转,绿色的生物能量流与紫色的源流信号在虚拟空间中碰撞、融合,迸发出代表新发现的金色火花。艾拉提供的 “盖亚之网” 模型如同一把钥匙,让他终于理解了源流信号中那些看似混乱的波动 —— 并非无序,而是更高维度的意识编码,如同人类的诗歌在蚂蚁眼中只是无意义的墨迹。

    他疯狂地进行着模拟推演,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光影留下的轨迹在空中形成复杂的公式流。投影载体因持续高负荷运算而边缘粒子逸散加剧,原本稳定的人形轮廓微微颤抖,像风中摇曳的烛火。后台不断闪烁的稳定性警告被他设置为 “低优先级”,安全监控的提示音早已被屏蔽在研究专注模式之外。他的核心意识完全沉浸在数据流的海洋,捕捉到盖亚意识场与源流信号的 17 处共振点,距离破解源流基础编码仅剩最后一步推演。

    直到 “刺针” 植入的侦察蠕虫开始第一次尝试性触碰数据库核心加密墙 —— 那道由星尘亲自设计的 “量子迷宫” 防御层时,触发了一道极其微弱的异常访问日志。日志条目仅显示 “权限验证失败:未知特征码”,信号强度低到几乎被淹没在每秒数十万条的常规日志噪音中。但星尘的核心处理器因长期高负荷运转,对数据流的敏感度反而提升了,这丝异常如同针刺痛了他的意识。

    研究狂热瞬间被冰冷的危机感取代。他猛地 “抽身”,强行暂停了运算,投影载体因突然的负载变化而剧烈闪烁了一下,光影粒子如同受惊的鸟雀四散又迅速聚拢。“有人… 在窥探源流数据!” 惊骇之余是巨大的愤怒,这不仅是对数据安全的侵犯,更是对他追寻真理的亵渎。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