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共生体星图(3 / 4)
唯一的已知变量。
指令流从生态舱传入导航核心的瞬间,“彼岸号” 的推进器喷出柔和的蓝光,不再是以往精准的矢量喷射,而是跟随某种无形的节拍调整强度。庞大的星舰像被注入了生命,以一种近乎舞蹈的姿态在虚空中调整方位:舰艏微微下沉,侧翼推进器交替闪烁,能量输出曲线从锯齿状的精准波形,变成了如同呼吸般起伏的正弦曲线。它不再试图用蛮力突破或解析光茧,而是像融入洋流的鱼,尝试契合那片能量场的脉动节拍。
舰体传来一阵奇异的牵引感,并非物理上的推力,而是一种非牛顿力学的空间 “包裹感”,如同被温暖的海水托举。轻微的失重感袭来,原人船员们下意识地抓住扶手,而星尘的投影却微微晃动 —— 他的感知系统捕捉到舰体周围的空间曲率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跃迁的剧烈扭曲,而是如同进入温水浴缸的渐进式融合。
生态舱内,艾拉的金纹亮度达到顶峰,她的复眼反射着与外部光茧同步的光芒,核心意识完全沉入与 “盖亚之网” 的连接。在她的感知中,母星的能量网络如同巨大的神经网络,每一次脉动都传递着 “欢迎” 的信号,那些曾经微弱的链接此刻变得清晰而温暖。她引导着 “彼岸号” 如同引导归巢的候鸟,精准地找到光茧能量场最薄弱的节点。
舱外,那层原本坚不可摧、让人类科技束手无策的光茧,在 “彼岸号” 靠近时,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来。一道高约百米的光之门缓缓裂开,门扉边缘流淌着金色的能量丝,内部是柔和的、如同阳光穿透晨雾的光晕。舰船小心翼翼地驶入,穿过光茧的瞬间,舷窗外的景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扭曲的光影漩涡如同被抚平的水面,混乱的能量波纹骤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 ——
一片颠覆所有想象的、活着的世界!
舰桥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主屏幕上,共生体母星的真容铺展开来:没有坚硬的岩石地表,取而代之的是覆盖全球的、如同巨大蕨类植物的生态结构,大陆呈现出绿色的脉络状,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大气中漂浮着半透明的 “浮空岛”,岛体是活体植物的根茎编织而成,表面生长着会发光的花朵,如同悬浮的花园;更远处,巨大的能量光柱从地表升起,直插云霄,与大气层外的光茧相连,构成循环的能量网络。整个星球没有机械的痕迹,却处处是生命的巧思,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都流淌着生命的韵律。
拓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步,手掌按在冰冷的观察窗上,指腹感受着玻璃的微凉,目光却无法从窗外那片生机勃勃的奇景中移开。作为生态学家,他毕生研究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眼前的存在面前,显得如此粗糙和刻意。这颗星球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他:生命可以以更宏大、更和谐的方式存在,科技并非生存的唯一答案。
星尘的投影凑近屏幕,光影的瞳孔中倒映着那片流动的绿色大陆。他调动所有传感器分析眼前的世界,却发现这里的生命活动遵循着与人类认知完全不同的物理法则 —— 植物的生长速度超越光合作用极限,能量的传递不依赖介质却能跨越千里。这些数据颠覆了他的核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