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法不容情!大戏开锣!下雨了(3 / 7)

加入书签

    话锋一转,杨士奇换了语气,道:“不过,人虽已救回,可后续的善后事宜,却极为繁杂棘手。”

    “在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曾迫于那些人贩子和矿场主的残暴淫威,无奈之下,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写信,编造谎言实施诈骗。”

    “这些行径,致使不少无辜之人上当受骗。”

    “有的被骗至海外,同样沦为奴隶。”

    “有的则被以合伙参与挖矿的名义,骗走了毕生积蓄。”

    “诸如此类的悲惨遭遇,数不胜数。”

    “虽说他们做这些皆是事出有因,但终究违背了天理人情,更触犯了我大明律法。”

    “对于他们该如何处置,还望陛下明示。”

    朱允?眉头瞬间紧锁,黑眸微微闪烁。

    他明白,杨士奇话里的弦外之音,大抵是希望皇帝能颁布大赦旨意,对于卷入此次事件的人,除了罪大恶极的人贩子和矿场主,其余众人一概赦免。

    老实讲,朱允?起初确实也有过这般念头。

    但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又觉得此做法不妥。

    事出有因,真的就能成为逃避罪责的借口吗?

    在这诸多被胁迫之人当中,情况亦是千差万别。

    有些人即便身处绝境,依然坚守本心,坚决不同意参与诈骗,宁死不屈。

    有些人表面上虽答应了,可在写信时,仍秉持着最后的一丝良知,只将目标对准那些关系浅薄之人,又或是平日里的仇家。

    然而,也有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竟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都能狠心骗去为奴。

    更有甚者,从开始的受害者,逐渐沉沦,到最后自己也深陷其中,摇身一变,成为了人贩子或是矿场主的帮凶。

    每个人的所作所为不同,所犯下的罪恶程度也截然不同。

    有的情有可原,有的却实在罪无可恕。

    倘若仅仅简单地颁布大赦令,无疑是混淆是非,善恶不分,这与那葫芦僧判葫芦案又有何异?

    不过,在这封建时代,这种事情确实是屡见不鲜。

    大赦,往往被视为皇恩浩荡。

    而在许多时候,“皇恩浩荡”这一表象,远比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更为重要。

    毕竟,追根究底,法律也不过是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罢了!

    皇帝的威望,皇帝的名声,远远高于法律!

    但朱允?自登基之初,便已明确拒绝那种不问缘由,不分是非的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