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正式撤藩!开科取士和京师大学!(5 / 6)

加入书签

 此言一出,下方众臣心中皆是一惊。

    陛下此举,影响深远。

    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大多被一年一次科举所吸引,对于朱允熥后面的话,并未太过在意,全然不知那才是重中之重。

    在他们看来,一年一次科举,要么是考上后弃而不用,要么便是朝廷的官员职位会继续大幅扩充。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官员人数增加,朝廷的格局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

    朱允熥又接着说道:“自朕开创科学一脉以来,学习者日益增多。”

    “朕以为,治理地方,首要在于了解民情,知晓民事。通经义固然重要,但懂得实务同样至为关键。”

    “此次科举,朕打算另开设医学、农学、数学、经济、物理等学科。”

    众人又是一阵惊愕。詹徽急忙说道:“陛下!科举乃国家之根本,若是在科举中加入这些考试,恐怕会动摇国本啊。”

    身为读书人,詹徽对此反应极为强烈。不仅是他,其他大臣也纷纷露出反对之色。

    朱允熥轻轻一挥手,制止了詹徽接下来要说的话,说道:“这些科目,只是作为额外加试而已,正途科举不受影响。”

    “朕决定,在金陵城创办一所大学,名为京师大学,用以教导学生各科学问。”

    “从前的正途科举,一如既往。”

    “新设各科考试中的成绩优秀者,并不入朝为官,而是进入京师大学任教。”

    “成绩次之者,可视具体情况录取为学员,进入京师大学读书学习。”

    “将来再根据成绩优劣,分配其前往大明资产部下属各厂工作,或派遣至地方,协助地方官工作。”

    国子监一直以来都是以讲授圣人经义为主。

    对于兴办一所专门的科学性大学,朱允熥早已在心中谋划许久。

    只是在此之前,各科的技术和理论发展尚不完善,创办大学的时机尚未成熟。

    如今,在大明科学院和《科学》期刊的引领下,大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已然到了该创办一所大学的时候了。

    听到朱允熥这番话,在场的众官员顿时安心了不少。

    只要原来的科举不受影响就好。至于另外招人、设立大学之类的事,虽然众人心中疑虑重重,但大明资产部下属工厂确实需要人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大家也都没有再表示反对。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