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朱允熥醉酒,给你们出一个主意!(3 / 6)

加入书签

p; 大家都连忙行礼。

    心里一个个惶恐不安。

    一方面是不知道太孙殿下来了多久,担心刚才的抱怨之言,被太孙殿下听去了。

    另一方面,封建时代,由于生产不足,朝廷和社会舆论对于吃吃喝喝,本就十分不待见。

    别看这些人买歌姬回家给自己唱歌听,买舞女回家享受,养戏班子等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实际上,这些事只在同为勋贵子弟,同为纨绔膏梁的圈子里随意攀比炫耀。

    在外人面前,尤其是在御史言官面前,是绝不会承认的。

    只会说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之事。

    我从来在家都是看书写字,不做那些荒唐事。

    吃吃喝喝亦是同理。

    “吃喝嫖赌”,吃喝还排在嫖和赌的前面。

    就是因为在粮食生产严重不足的封建时代,社会舆论对除了满足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的好吃好喝深恶痛绝。

    别人吃不饱肚子,你在家里大肆铺张浪费,自然惹人厌。

    另一方面,又因为吃喝很昂贵,一般的中等地主之主,都经不起大吃大喝,很容易就吃得破产了。

    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当然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但也害怕太孙殿下对此斥责问罪。

    毕竟,这些也是足够御史上奏朝廷的“道德污点”。

    按儒家读书人的要求,吃喝应该只能在正餐进行,其他时间至多只能吃一些零食点心。

    当然,不同身份等级的人,正餐可以吃得不一样。

    勋贵之家的正餐能吃得很奢华,一顿饭十个菜,这是“礼”,是儒家等级观念的具现,所以不算奢靡浪费。

    比如说,那位最守礼的圣人后代衍圣公,每天三顿饭,每顿饭都是八菜一汤,而且每顿饭的菜都要新鲜现做,绝不吃一口剩菜。

    如此奢靡浪费,却被儒家读书人奉为守“礼”的典范。

    勋贵子弟们在非正餐时,聚众喝酒吃菜,看歌姬唱歌跳舞,这就绝对是能让儒家老夫子气急败坏的败家行为,可耻的道德污点。

    这样做的人,都是带坏社会风气的纨绔子弟,朝廷必须对他们严加训斥。

    发现一起,查办一起。

    绝不姑息纵容!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