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同心(2 / 3)
,当属不二之选。”
李治握着她手腕的手骤然一紧,眼底满是诧异,轻声唤道:
“媚娘?”
武媚娘忽然如此直接的定下班底,
毕竟弘儿新丧,此刻提及立储,总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沉重。
武媚娘顺势靠在他怀中,素色襦裙衬得她肩线愈柔和。
她微微仰头,将脸埋进他温热的颈窝,
平日里清亮锐利的眼眸,此刻蒙上了一层水汽,
难得显露出几分脆弱:
“我也难受,弘儿走后,我夜夜难眠。”
她的声音带着细微的颤意,手指却轻轻抵在李治的下巴处,
阻止他开口劝慰,
“可立储之事,关乎国本,容不得半分迟疑。
我们必须自己定下章程,
断不能让大臣们牵着鼻子走,更不能让朝堂争议动摇了大唐根基。
所以等弘儿五七过后,你便下旨立贤儿为太子,早定储位,方能安定人心。”
李治心中一暖,抬手拥紧了她,声音温柔却坚定:
“好,都听你的。”
武媚娘缓缓起身,目光扫过矮几上尚冒着热气的莲子羹,
伸手端起,玉勺舀起一勺,轻轻递到李治嘴边:
“陛下先喝了莲子羹吧,凉了便失了滋味。
日后还有许多事要做,陛下须保重龙体,
才能亲眼看着臣妾守住这大唐江山,看着贤儿长成堪当大任的储君。”
李治顺从地张开嘴,清甜的莲子羹滑入喉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仅驱散了口中残留的药味,更似一股暖流,
缓缓淌过心间,温暖了连日来因丧子之痛与朝堂压力而紧绷的心房。
殿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
金色的光束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为这份帝后同心的默契,镀上了一层永不褪色的光晕。
他们心中都清楚,接下来的路定然布满荆棘,
满朝文武的反对之声、天下士民的非议之语,迟早会如潮水般涌来,
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势力,也定会借着禅让之事兴风作浪。
夜幕沉沉压下宫墙,寝殿内的烛火却亮得通透,将两人的身影拉得修长。
武媚娘的指尖轻轻摩挲着李治掌心的纹路,轻声道:
“只要你我并肩而立、同心同德,这世上便没有跨不过的沟壑,没有闯不过的难关,更没有守不住的大唐江山。”
李治反手握住她的手,指腹蹭过她指节处淡淡的薄茧,
他声音低沉而温柔:
“往后要背负的骂名,恐怕不会少。
史书工笔,或许会把你我写得不堪。”
武媚娘转头看他,眼底没有半分惧色:
“或褒或贬,或赞或骂,史书怎么写,臣妾此刻不在乎。”
她抬手抚上他的脸颊,指尖带着烛火的暖意,
“臣妾心中只装着眼前的大唐河山,只念着手中的黎民福祉,
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让边关无烽火、朝堂无乱象,这便够了。”
李治望着她眼中清晰的自己,还有那份与他如出一辙的坚定,
喉间微微紧,将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
此刻交握的手,温热又坚定,两人之间的默契,也无需多言。
李治语气愈郑重,
“管它身后功过是非、史书评说如何,
当下唯有守住这盛世根基,护好这万里家国,
才是你我对大唐、对天下最郑重的承诺。”
武媚娘闻言,缓缓靠进他怀中,听着他沉稳的心跳,轻声应道:
“嗯。”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