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虏军南下(2 / 3)
格训练,为后金军再次进犯做好准备。
三月上旬,杨林几经试验终于把方向机和高低机造了出来,并成功安装到了红夷大炮上面。虽然增加了将近二百斤的重量,但是通过实际操作火炮的准确性和射速并没受到不良影响,炮身的灵活性得到极大提高。
又过了几天杨林正打算继续肥皂的研制,熊廷弼派出的信使就到了,他们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虏军南下了。
原来努尔哈赤于二月中旬彻底平定了叶赫部的叛乱,并不顾科尔沁蒙古三个贝子的反对,将为首的数十人斩首示众,又将剩下的人分散打入各旗。尔后亲率数万大军由叶赫部南下寇边,一路烧杀掳掠锐不可当。并且放出狠话来说此次就是要找杨林报仇,并要屠尽叆阳所有人。
熊廷弼给杨林的军令是加固城防、整顿兵马,随时准备与其他官军迎击后金军。
杨林对此不敢怠慢,打开舆图测算敌我双方的距离和实力对比。他知道熊廷弼手中的兵力数量在恢复,但质量上绝对比不过后金军。如果与其发生野战将遭受巨大损失,这对刚稳定下来没多久的辽东不是好事。努尔哈赤嘴上说找自己报仇,但谁知道他这是不是声东击西的诡计?
杨林急忙给熊廷弼写信,告知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他认为,现在后金军主力在外征战两月早已疲惫,又逢其偏师在叆阳大败,军心士气必大受影响。努尔哈赤此时率军南下也有振奋士气、凝聚军心之举。以其作战习惯,必会分出偏师四处掳掠使我军四处应付陷入疲惫,最后再被其聚而歼之。如果我军此时被其所动而牵制,则战场主动权易手将陷入被动,再想夺回来就难了。
此时季节依然万物萧瑟,敌军补给应该消耗巨大。其南下也有掳掠补充之图。因此以不变应万变,各地官军“让开大路、疏散人口、坚壁清野、互为响应”才是上策。
杨林还写到,后金军想要向广宁、沈阳、辽阳等大城发起进攻,就必先要解决以叆阳、镇江为首的辽东南地区官军。否则其腹侧将受到严重威胁。与其在野外与后金军主力交战,则不如利用恶劣的自然环境、再配合官军的袭扰逐步消耗对方的实力。因此作为辽东南屏障的叆阳将首当其中,自己愿率军固守叆阳与后金军主力交战。利用时间和地理上的优势,重演围歼巴雅喇之战的胜利。
杨林送走信使后即刻召集手下将领议事,将这一重要军情告知他们,同时安排各项守城诸事。
众人听闻努尔哈赤率主力大军而来,一个个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兴奋不已。他们认为杀敌立功的又到了。如果这次能击败努尔哈赤,那么朝廷绝对会再次封赏自己。
也有人认为努尔哈赤此次来势汹汹,誓报扈尔汉战死之仇。即便叆阳标营兵强马壮极有战力,可对方兵力数倍于己方,凭城据守不一定能挡住其攻势。莫不如暂避其锋芒利用密营和地利优势与其周旋,以待其他各地援军到来。
杨林认为这样不妥。当初自己制定防御策略时确实有利用密营与敌军打游击战这一点,但现在通过上次防守叆阳的情况看,他高估了后金军的战力和战斗意志。更高估了他们的攻城方法和装备。别看对方此次来犯人多,他坚信依托现有城防工事和装备完全可以打退后金军的进攻。
尤其是投石机、弩炮这些重型武器,经过上次实战证明它们能有效克制后金军。而且这次朝廷还给拨付了六门红夷大炮,这些大炮的存在就是确保叆阳万无一失的“定海神针”。在各方面都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弃城去与敌军打游击战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假如叆阳官军弃城进山之后,努尔哈赤在找不到叆阳标营的情况下会继续南下,那么马进忠驻守的镇江和宽甸等堡就危险了。这样就等于是在“坑队友”。而坚守叆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