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你是嫌我死的不够快啊(1 / 2)
看着突然万分激动的李玄,王震和杨帆面面相觑,却是不敢出口发问,生怕打扰了他的思绪。
只是心里面,两人却都在嘀咕“纸甲”,这是什么东西?
莫不是用纸造出来的战甲?
这东西能上战场?
谁敢穿啊!
纸甲最早诞生于唐玄宗时期,一个名叫徐商人在蒲州(今山西永济)任职时,曾制造“纸甲”供步兵使用,其效能是“劲矢不能洞”。
到了宋代,纸甲的发展达到顶峰。
北宋名臣康定元年(1040年),大臣苏颂曾上奏朝廷,称“臣前任知婺州日,点检甲仗,见有纸甲一副,其坚利与铁甲无异”。
这同样说的是纸甲,表明其坚韧和防御性和普通铁甲一样。
而等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失去北方产铁重地,且水军和步兵需要抵御潮湿环境,纸甲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朝廷曾多次下令大规模制造,如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朝廷一次就下令江浙、福建等地制造“纸甲三万副”。
脑海里不断回想起了一些记忆,李玄兴奋地道:
“王老哥,你让人帮我准备一些树皮、藤皮、桑皮之类的,再弄点麦秆,我有大用。”
“然后再帮我弄一口大锅和一个大的蒸笼,明日我再过来。”
李玄已经想到了纸甲的制作,但这纸甲需要大量的纸张。
可眼下这个时代,纸张自然是有的,只是造价昂贵不说,而且产量极低,质量又差,就是擦屁股都嫌挌得慌。
因此,李玄打算先造纸,再打造纸甲。
至于这古法造纸,其实比较简单,那就是把一些植物纤维,也就是树皮、藤皮、桑皮之类,再加上麦秆或者稻草,然后放入水中浸泡、发酵。
随后再将这些东西加入石灰水,放入蒸笼蒸煮,以达到软化纤维的目的。
等这一步做完,便是捣桨,使得先前那些东西全部还做“桨”状,为最后的抄纸做好准备。
等捣桨结束,便是真正的造纸了,也就是所谓的抄纸入帘。
将人们把桨倒入清水之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浮的纸浆液。接着再用细竹丝编制的纸帘,将这些纸浆液平稳抬起,在表面形成一道湿纸。
到了这一步,便只需将其层层叠放起来,再用重物压模,最后用火烘焙至其中水分脱离,便可以一张张揭开这些湿纸,成就最后干燥、可用的白纸了。
“对了,记得把我说的那些东西,先放水缸里泡一晚。”
李玄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所熟记的古法造纸法,忍不住提醒了王震一句。
王震虽然不明所以,但出于对李玄的信任和尊重,还是立刻带人一丝不苟地选择了执行。
“大人,你真要用纸造战甲?这会不会太儿戏了?”
离开尧沟的时候,杨帆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担忧。
李玄咧嘴一笑,玩味道:“儿戏吗?好像是有点。”
“可不是!那纸才多薄啊,哪里禁得住刀枪的锋利?”
杨帆难得得到李玄的认可,当即激动地道。
可下一秒,李玄的一句话,顿时让他面色发白,只听李玄道:
“到时纸甲打造好了,你先穿上试试!”
“啊?”
杨帆头皮发麻,猛地摇头。
“为了这么多兄弟,你这个领头羊总得身先士卒吧?到时我会亲自用复合弓试试,你只要穿好纸甲,当好靶子就行。”
李玄嘿嘿笑道。
杨帆顿时垮了脸,委屈地道:“大人,我可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