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回忆(1 / 2)
裴清晏及笄那年——建元十六年,皇帝下令二次北伐,派裴清晏之父裴玄和云铮之父云恒出征,没想到云恒战死。消息传至京中,云恒的姐姐云后悲痛万分。但没多久,她得知云恒根本不是战死,而是裴清晏之父裴玄“见死不救”,至此云裴将两家结下仇怨。裴清晏和云铮二人因父辈的事情,不得不站在对立面。
没多久,前线传来裴玄失踪的消息,前线危机。裴清晏着急寻父,入宫请命,奉命带五千骑兵前往北地支援,并于燕然山大破敌军,父女重逢。
裴清晏见到父亲试探询问过京城传出的流言,但裴玄根本不肯替自己辩解,也不让裴清晏打听。裴清晏觉得这件事有问题,暗中调查,多方抽丝剥茧后,才得知云铮之父根本没死,而是被匈奴人俘虏,匈奴人扬言要用十座城换大昭的国舅,裴玄把这件事汇报给皇帝,结果没想到皇帝既不愿付出城池,也不让裴玄带兵营救,皇帝怕这种事传出去有损皇家脸面,所以对外才说云恒战死,算是给云家一个体面,但没想到京中竟然突然流传出是裴玄见死不救才导致云恒战死的流言。裴玄忠君,不肯自证清白,只能这样被云家记恨上了。
裴清晏得知真相,一时不知如何面对。正好燕然山一战,裴清晏名声大噪,后续北伐之中,她也屡建奇功。一年后大军班师回朝,裴清晏被封阴安侯,成了朝中为数不多的女君侯之一。于是,她便借口朝中缺少戍守边关的将领,自请戍边,留在新修的朔方城中,镇守边关。
建元二十一年春,大司马长平侯突然暴毙身亡,同年五月其镇守西南的长子宜春侯裴伉战死。裴清晏在北地接连收到父兄身亡的消息,觉得事有蹊跷,想入京调查。奈何,将在外未召不得入京,就在一筹莫展时,朝廷运粮官带着今年的军饷到了北地。裴清晏接收时,发现军饷被往年少的还多,往年军饷只有八成,但今年五成不到。裴清晏按兵不动,首先确定负责运粮的运粮官故意谎报损耗,涉及贪墨军饷。裴清晏故意让运粮官死在军营,引得朝野震动,皇帝派人抓她回京。
裴清晏假意束手就擒,暗地里提前派人入京查案,在长公主的暗中相助下,提前调查负责审问裴清晏这个案子的官员(大司空,廷尉司廷尉),找到二人在朝中的把柄,她准备用这些事威胁这些人,让他们不得不助她查明真正贪墨军饷的凶手,帮她洗脱罪名。
但她没想到的是,最先出现在他面前的,是男主云铮。此时的云铮已经成了尚书令,皇帝面前的红人,云铮出现出乎裴清晏的意料,但她立刻想到了新的办法。
年初,听说云铮的祖母窦老夫人得了一种极其罕见的病症,需要一种长在漠北草原的植物
动物(还没想好是啥,等我查查资料),因为窦老夫人过去对裴清晏特别好,把裴清晏当做亲孙女,是以裴清晏得知窦老夫人患病后,不顾漠北匈奴,深入敌后,花了很多功夫,数月时间,最后拼死才得到,但为了救她的性命,军医把这东西给她用了,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裴清晏的血有了同样的功效。
正好云铮负责审理她这个案子,本来是要将她绳之以法,但被裴清晏用这个救命的药引,逼得他不得不和裴清晏合作,提她洗脱污名,查到真凶。云铮气疯,觉得窦老夫人对裴清晏那么好,裴清晏居然也能反过来用老太太的安危,当她的筹码(云铮觉得裴清晏是故意把药引服用)。
虽然云铮气死,但为了祖母他不得不妥协。
在二人合作下,三日内便查到真相,将贪墨军饷的一干人等(大司农及其属官,运粮官)全都捉拿归案,裴清晏从诏狱出来。而宫中云后得知这个消息,气急败坏,将云铮召进宫中。
因为云铮和裴清晏自小长大,感情深厚,云后一直担心云铮会因为裴清晏而对裴家手下留情,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