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越查越心惊(1 / 3)

加入书签

    陈知礼暗中布下的人手,如同细密的网,悄然在市井间运作起来。

    他们并非强行压制谣言——那只会适得其反。

    ——而是巧妙地引导、稀释、中和。

    茶楼里,多了些议论穆云当年为救子千里求医的仁父形象;

    酒肆中,开始有人感慨穆老尚书大义灭亲、不徇私情的刚正;

    甚至在一些文人聚集的诗社,也悄然流传起称颂穆云在任上秉公执法、屡破奇案的段子。

    这些声音起初微弱,但持续不断,如同涓涓细流,逐渐冲刷着那些污浊不堪的谣言。

    虽然无法完全消除所有负面影响,但至少让舆论不再是一边倒的抹黑,也让许多持中立态度的低阶官员,特别是老百姓心中存了疑,不再盲目相信那些越来越离奇的“毒杀细节”。

    穆云明显感觉到,同僚们看他的眼神少了几分之前的探究与异样,多了几分如常的招呼与公务性的交流。

    他心中明白,这背后少不了陈知礼的暗中斡旋,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他默默记在了心里。

    肩上的压力,确实为之一轻。

    然而,表面的舆论风波稍缓,更深层的暗流却在加速涌动。

    京兆府衙正式接下了穆怀远亲自报的案子——追查构陷朝廷命官、煽动诬告的幕后主使。

    府尹大人深知此案牵涉重大,亲自抽调精干人手,组成专案小组,秘密调查。

    穆霖和穆霏被关在牢中,完全没有之前的疯劲。

    在经验丰富的办案老吏连番审讯下,心理防线崩溃的一塌糊涂。

    他们尽可能地吐露所知道的一些信息,比如联系他们的是个中年男人,中等偏高个子,声音有些沙哑,具体样貌因为当时多在昏暗处或对方有意遮掩,记不真切。

    对方出手阔绰,一次性给了他们一大笔银子(远超过他们来京所需),并详细教他们如何利用“母亲死得不明不白”这一点去京兆府告状,甚至连找什么样的“证人”、如何应对堂审,都做了细致辅导。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穆霖姐弟拿不出任何直接证据指向幕后之人。

    银票是市面上流通的,无法追踪;

    对方从未留下姓名、住址;

    所有的接触都极为谨慎,仿佛幽灵一般。

    京兆府尹是何等人物,他并不气馁,一方面根据穆霖姐弟提供的有限线索(如对方大致身形、口音特点、接触的大致时间和区域)进行排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