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事不宜迟(2 / 3)

加入书签

可到底不是自己家。

    如果他们一家凑钱跟春燕一样在城郊买个小庄子,小一点的,比如二三十亩,也是够了,但宅子还是买不起。

    知礼都说过,两家人可以一起住一辈子,但如果知文他们想单住,他跟盼儿会给知文兄弟各买一个小院子。

    ……

    知文态度明确:“爹,娘,我想留京。京城机会多,见识广,即便起点低些,也能有更多历练。

    再者,姐夫和许大哥都在这里,我大哥一定也会回来,大家在一起,彼此也有个照应。”

    他深知京城居大不易,但更渴望这里的广阔天地。

    吴再有则显得有些犹豫。

    他家境普通,妻子虽有些嫁妆,但他不愿完全依赖于此。

    若外放回老家附近为官,生活成本低,且能照顾到家中父母。

    父母仍与长兄在老家生活。若留京,俸禄微薄,就算是他这些年写话本小赚了一些,但想要接父母兄长来京供养,以他目前的根基,实在有些吃力。

    这时,他的妻子许氏却态度坚决地开口了:“夫君,我们还是留京吧!”

    她看向吴再有,“我大哥如今已在京城立足,父母去年也接来养老了。

    若是我们外放离京,日后想来京城探望父母兄长都难。

    至于银钱之事,你不必过于忧心。我的嫁妆银子,可以全部拿出来,可以在城里稍微偏点的位置买个二进的宅子,再在京郊也置办一个小庄子,学着春燕的样子,种些药材。

    有顾家这门路在,不愁销路。日子总能过下去的。

    公公婆婆和大哥一家过来,也有个庄子打发时间。”

    一旁的许巍也支持妹妹的想法:“妹婿,妹妹说得在理。既已入了仕途,自然是在京城发展前景更广。

    我父母这边有我照应,你们无需挂心。留在京城,咱们兄妹彼此也能有个依靠。

    买宅子和药庄的银如果不够,我可以拿出一部分垫上,有吃有住的,剩下的慢慢来呗。”

    听了许氏和许巍的话,吴再有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家人团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压过了暂时的经济顾虑。

    他深吸一口气,点头道:“好!那就听你们的,留京!”

    陈富才和郝氏见再有也定了主意,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连忙道:“好好好!留京好!大家互相照应,我们就放心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