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民不举官不究(2 / 3)
朱劲松转了六七日,基本掌握了他们一家的规律,清晨出门早,陶家在镇上有肉摊生意,但傍晚之前,一家人绝对都在家,而且他家晚饭比别人家都早。
打探好这些,朱劲松不想等了,本想多等几个月,等到霜冻时,那样村里其他人家都很少出来,说不定复仇后还能带爹逃走…
不过他很快放弃了这种想法,怎么可能?别人一猜就应该猜出是他,能跑出几日?
隔日一早。
他去镇上牙行抵押了家里仅有的两亩田,一亩地,价钱低了不少,不过也无所谓了。
他还是想事后父亲拿着这些银子随便去一个地方,不必跟着他去死,好死不如赖活着吧。
想想他又去铁匠铺转了转,从军营他带回了一张旧弓,可以用,但不够利落,他需要近身搏斗的东西。
家里有菜刀,柴刀,破匕首也有也有一把,可惜都不够快。
就在他在集上转悠时,前面两个人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喂,你可听说了?临江水坝一事,知府大人抓了一批人,抄了好几个贪官,那场面,啧啧啧,真是不得了!”
“我知道,我知道,听说这新来的知府大人,可是京城大理寺的官,破了好几起案子,厉害的不得了…”
“你说,我家二姨前些年受了镇长冤枉,现在能不能再去告他?”
“能!当然能!听说这位知府大人特别的嫉恶如仇,你还是快让你二姨去告官吧!”
……
朱劲松有些痴了,真有这样的好官?
如果真有这样的好官,他自然不愿意自己亲手去染血,他还是想带着父亲好好活上二十年。
有了这想法,朱劲松开始特意打听,凡知道的,没有一个不开口赞…
不过他还是不放心。
宛平县城离府衙不过三日车程,不行他就包一辆骡车前去看看,如果真的可以,他就去告上一告……
巷子拐角处的两个衙差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这个可怜人听进去了。
……
就在其他各路人都在忙碌时,陈知礼也没闲着。
他并没有直接提及旧案,而是以知府巡查地方治安、考核吏治为名,召见了宛平县令和县丞,严厉训斥了县内一些宗族势力过大、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现象,特别“无意间”提到了“听闻陶家村有些陈年旧事,牵扯人命,民间多有议论,尔等为官一任,当明察秋毫,勿使冤屈沉底”。
↑返回顶部↑